第(1/3)页 霍川贤几个人南下去了广省,家里一下子少了几个人却半点没见清净,主要是家里还是太多了,几个大的带着四个小趁着大雪没封山之前,满山偏野的跑。 李红燕和伍圆圆出月子之后,两个人带着孩子直接住到了一起,主要是也是伍家太无聊了,她妈要照顾她大哥的孩子,又要照顾家里的爷三,大哥和他爹就琢磨着怎么能让大棚里面的菜和后院仓房里面的蘑菇和木耳产量在提高一些,实在是无聊。 所以,这丫头出了月子就带着小儿子搬回了霍家,明明都在一个村里,回来的时候硬着一副离家许久的模样,让送她回来的大队长媳妇哭笑不得。 直到过年,南下的几个人都没回来了,好在几个人还知道时不时的往村里来个电话,倒也让家里的人安心。 这会儿安温雅的肚子已经快五个月了,已经需要去医院看了,因为光从那肚子的大度就知道这胎又是俩崽,这事儿直接成了村里继批发录取通知书之后再一次成为了霍家的传奇。 双胎在乡下虽然不常见,但也不是没有,但这次次都是双胎,可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奇事了,甚至还有人想要来霍家打听一下是不是有什么秘方。 毕竟这霍家的孙媳妇头胎可不仅仅是双胎,还是两个大儿子呢,这一胎指不定又是俩儿子。 这好事,谁家不想要啊。 虽然在东北重男轻女这样的现象较比别的地方要轻一些,但在乡下男娃就相当于日后的一个壮劳力,那是能撑起家的,自然是越多越好。 更不用说那些重男轻女,想要儿子、孙子都快想疯了的人。 可惜,没人因为想要打听这事儿能进的了霍家啊。 因为,李红燕和伍圆圆出月子了。 袁绣穿着儿媳妇给自己新做的大棉袄,暖呵呵的坐在堂屋门口的小板凳上,旁边坐着霍老太太和霍鑫。 堂屋里面两面火墙,即使没盘炕,冬天的时候火墙一烧起来,屋子里面也是暖烘烘的。 堂屋门外向外延伸两米左右的宽度起了一片高十厘米的台子,用的是水泥铺面,头顶也向外延伸搭了棚子,风不着、雪淋不着,背后的堂屋又是一阵阵的暖气飘散出来,三个人的身上还穿着件崭新的大棉袄,里面是件颜色不相同的羊绒毛衣,都是安温雅在下雪之前拿出来的,整个人都暖烘烘的,所以就算是坐在堂屋门口,也不觉得冷。 这三个人这会儿本来是在摘菜,准备中午的午饭,只不过袁绣这会儿根本顾不上摘菜了,正聚精会神的伸着脖子往大门口看,满脸的好奇。 就,活脱脱一吃瓜群众。 袁绣和丈夫已经回来差不多有一个多月了,从最初的忐忑紧张,各种不适,生怕因为他们的回来而给儿子和儿媳妇添麻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