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邦热血沸腾, “娥姁,你做得很好!” “我的江山果然没有交错人!” “不错,陛下的确没有交错人。” 吕雉微微一笑。 她抬头看天幕, 天幕之上在说她的功绩,是她力挽狂澜, 是她只手擎天, 是有了她吕雉, 所以才有后来的虽远必诛的大汉王朝, 才有一个烙印在未来华夏子民身上的字——汉。 虽字字没讲她掌权后的快乐,但却又字字在讲她的快乐。 这种快乐并非物质享受,是吃甜瓜还是吃石榴葡萄, 而是一种直击人心的快乐。 是她改变了历史进程,让汉王朝没有与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是她庇佑了九州黔首, 让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恢复安宁。 也是她, 以女人之身,让吝啬笔墨如太史公都给她单开传记, 与帝王并列。 她的确快乐。 她更快乐的是九州天下都在看这件事,都在颂扬她的功德,她的声望会空前暴涨,乃至于足以支撑她去做那些自己早就想做的事情—— 她终于等到了她的时代。 “若想取一年三熟的风水宝地, 则必先取西域。” 吕雉看向刘邦,“西域之行有了钱, 才能支撑军队远征的费用。” “陛下到底上了年龄,西域之行便让英布他们去吧。” “不,这一趟我必须亲自去。” 刘邦豪气万千, “君主亲至, 才能显出咱们对西域的重视。” “英布不行, 他代替不了我。” 吕雉挑了挑眉,“也好。” “我方才已召了左右丞相并英布他们,算一算时间,他们很快便会到了,陛下大可与他们聊一下行军路线与所需钱粮。” 刘邦颔首,“这个自然。” 西域之地显然对于未来的世界举足轻重,方才花很大的篇幅来讲述西域,不止葡萄与石榴,甚至还有尚未出生的张骞的行军路线,都被小宫人们一字不落记录下来。 刘邦摸着下巴看了一会儿张骞行军路线,觉得这事儿自己一个人搞不定。 不知是不是张骞出生的时代匈奴已不成气候,他的路线有很长一段都是匈奴的领土,如果他也按照张骞的路线走,则必会遇到匈奴。 在以前他与匈奴和亲还能维持表面平和时,走一支商队都有可能会遭遇匈奴的打劫,更别提现在他已与匈奴彻底撕破脸,商队不可能成功穿过匈奴去西域。 “叫韩信一块过来。” 刘邦道。 吕雉眉头微动,“陛下,韩信死而复生的消息乃市井传言,左右丞相与黥布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贸然叫韩信过来,怕是不妥。” “再者,外人来看,我已诛韩信三族,如此深仇大恨,韩信怎会再次效忠于我们?” “你既然用他,还会舍得杀他族人?” 刘邦斜了一眼吕雉。 吕雉笑了一下,“若非你的好女儿苦言相劝,我自是要杀的。” “只是我觉得,韩信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现。” “陛下还记得长平之战吗?” 她虽不会打仗,但对这些典故烂熟于心,“赵国以为武安君白起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便换下老将廉颇,任用赵括为大将。1” 刘邦眼皮微抬,瞬间明白吕雉用意,“在得知赵王用赵括,秦王立刻以白起为将,不许人知。” “而赵括仍以为自己对阵的是王龁,轻急冒进,急于求胜,四十五万大军死伤殆尽。2” “娥姁想让我学秦王?” 刘邦眼珠微转,笑了起来,“不错,秦王值得一学。” “韩信是我的武安君白起,那谁是王龁?” “樊哙?灌婴?还是周勃?” “此三人皆可。” 吕雉道,“但可再加上一人——” “梁侯彭越!” 刘邦一拍大腿,打断吕雉的话,“功臣列侯们投降匈奴的人可不少3。彭越在我这降王为侯,受了这么大委屈,哪有不投匈奴之理?” “陛下明白便好。” 吕雉眸光精光微闪,“布疑兵牵制匈奴主力,陛下便可领另外一支军队直插西域。” “打仗要花钱,重建要花钱,哪哪都需要钱。” “陛下,西域挣钱的这条路子,便拜托你了。” “好说好说。” 刘邦心情大好。 “陛下,左右丞相与淮南侯梁侯他们到了。” 小黄门殷勤回话。 “快宣!” 刘邦望眼欲穿。 是日,周勃领兵,灌婴彭越为辅,二十万大军出兵匈奴。 是日,刘邦英布偷偷领一支队伍从长安出发。 是日,大军一去万里,吕雉迎来自己彻底掌权的时代。 刘邦有八子五女,长子刘肥早在几年前已封齐王,国都临淄,享七十三城供奉,三子刘如意得封赵王,因年龄小又极受刘邦宠爱,尚去国就藩,一直养在宫里。 剩下封王的便只有刘邦最的小儿子刘建,因燕王卢绾逃奔匈奴,便被刘邦立为燕王,待年龄大些便去蓟县就藩。 至于刘邦的其他儿子,年龄小又不怎么受宠,所以一直养在宫里,待大些再封王,这些人好对付得很,捏死他们如捏死一只蚂蚁,需要花心思的是已经就藩的诸侯王,比如刘肥,比如刘邦的其他封王的兄弟们。 但这种事情急不来,若将这些人全杀了,反而会引起朝野的动荡,她需要做的是另外一件事—— 割诸侯王之封地以封公主与翁主。 除了鲁元,刘邦还有四个女儿,自从决定要扶持鲁元上位,她便给这些公主们派去了教习的师父,事实证明女人与男人在智商上是没有任何差距的,唯一有差距的是资源与教育。 ——她们从未接受过作为继承人的教育,又怎会知道原来自己可以与男人一样去封王庇土? 她将她们全部封王,但却并没有给她们领土,让她们领着自己的诏令去问诸侯王们讨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