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线穿心尖尖》
第(2/3)页
南方种水稻,催芽是个技术活。拿来稻种子,放入盛水的大缸里,根据气温高低,泡个三五天,直至稻壳也些松软就好。沥干水,稻种装入透气的麻袋或者编织袋,一般装半袋为宜,袋头扎紧。找些稻草,平铺在比较隔风保温的地方,把装好稻种的袋子平摊在稻草上,按照100斤的稻种20斤的温水配比标准,温水的温度控制在30-40度,以含在嘴里不烫为好,喝上一大口借助嘴巴里的气力,给喷洒到稻种上,反复多次,袋子翻滚几次,直至每颗稻种都能湿润能接触到温水。而后,给稻种袋子盖上布衣或者其他透气的东西,再铺上稻草,堆放整齐。其实就是让稻种的胚能够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下,能够发芽的过程,这个活一般人操作不了,掌握不来温度与湿度的标准,谦国在队里做集体工的时候,经常干这个活,所以很熟练。
不仅仅是谦泰他们需要找谦国请教稻种浸泡催芽的事情,周边邻居也是好多人来向谦国学习取经。这段时间,谦国家可热闹了。但凡家里来了人,桂芬都比较客气,笑脸相迎的,遇上婶娘嫂嫂们带着娃一起来的,桂芬还拉她们在院子里坐会,聊聊天,逗逗娃。看着让军渐渐长大,谦国每天都不闲着的样子,桂芬很知足,脸上时常都流淌着笑意。
乡下人,最闲的还是正月的时光,妇女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是最多的,一天三顿都端着饭碗,聚在门前的小广场上,聊的话题最多的也是谁家姑娘谁家小子的,有时聊的起劲的时候,都忘记回家洗碗,忘记喂鸡喂猪的。其实母亲这几天也都是有意的去与这些妯娌婶娘们聊天的,打听哪家有适合老三谦民做烧锅的姑娘。
这天,中街的陈婆给下对门的人家的老二烧锅的接生呢,晌午时分,陈婆的孙女陈凤过来接陈婆婆回去,陈婆年龄八十多了,还有一只脚有点不得劲,走路需要人搀扶着才好。陈凤,过了年刚刚二十二岁,个子不高,格子褂子外面套着个碎花小棉袄,留着个马尾,眼睛大大的,清澈的能看到面前人的影子,一双眉毛生的真好看,柳叶似的,浓黑浓黑的,与这一双眼睛配起来,天衣无缝。陈凤未进门就喊上了,“奶奶,奶奶啊,您可搞好了啊,搞好了我牵您回去啊”。此时,巧了,谦民与母亲恰好在下对门的邻居家里,去给对门邻居道喜的呢,谦民随着陈凤的清脆的声音刚要出门,陈凤也在此时抬脚进门,四目相对,谦安一下子愣住了,站在那,迈向门外的半个脚步收回来了,脸“嗵”的一下红到脖子边。
“哎哎,张师傅,让下哈,你站在这,我怎进来呢?”陈凤认识谦民,之前谦民在她邻居家做过篾匠活,她看见过。
这下谦民才缓过神来,心还在那“噗通噗通”的跳得厉害,刚那一刹那间,谦民在陈凤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似乎照了一回镜子。谦民很快的撤回了自己的眼神,有些慌乱的、急促的声音回答道“噢,噢,噢”,连续说了三个“噢”。这一切都被身在谦民后面的母亲看的真真的,母亲也瞟了一眼陈凤,是的,陈凤长得秀气的,眼睛会说话的,声音也好听。
母子二人快走几步就到家了,“谦民啊,你刚刚是不是看陈凤都走神了啊?”
“哎呀,妈,你看你说的哪里话啊”。
“不承认么?你把手拿给我看看,你看看你手心冒汗没?”
“哎呀,妈啊,你就胡乱说”,谦民此时脸又红了。谦民一直是做手艺的,以前在师傅面前规规矩矩,从不多话,就知道给师傅倒茶倒水盛饭送碗做活,师傅让干啥就干啥,师傅与家主人说话,他也从来不插话,后来自己独立做活了,神情与心思也是成天放在活里了,与人也不怎么额外的东扯西拉的交流。母亲与中街的媒婆也给介绍过姑娘,但他一直没往这方面想,今天见到了陈凤,破天荒的有种被神俘获的感觉,从骨子里到血液里,直到现在,心还噗通噗通跳的厉害,其实他自己是有些心慌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一旁的母亲,倒是看出来了,这个陈凤是对老三的心思了,偷偷的笑了起来。
“妈,你笑啥?”
“我看这个陈凤,做你烧锅的,合配,我明天去打听下,你们的八字可中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