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军突然来了一句: “殷科长,上次许组长用过的五六式步枪在哪?下次借给我用吧。” “就在最里面的位置,你自己去找找吧。” 殷旭东自己说完,突然才回过神来,好家伙,对啊,许多年没来,但可以用他用过的步枪啊。 结果,杨军已经率先冲了出去,前往枪械库找枪。 后知后觉的吴昊、马俊华、陈志文等人,也瞬间暴动,齐齐冲向枪械库了。 枪只有一把,但这么多人去抢,能抢到才怪呢。 最后就是杨军胜出,毕竟他第一个到,而且他人高马大,没几人能抢得赢他。 中午给巴特尔他们送饭的时候,许多年才知道这个夸张的事,更加无语了。 明明建国之后,不讲封建迷信这些了。 可偏偏杨军他们比谁都坚信这一点,也真是没谁了。 这些人爱玩,许多年却懒得陪着他们玩闹。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小雪已经过了,大雪也即将到来。 进入十一月底,许多年和秦淮茹两人来到地下室,这里已经酒香四溢了。 经过了一周多的时间,糯米酒已经彻底变得浓香可口了。 这个时候浅尝一小口,都十分美味。 一点也不冲,非常好喝。 小两口男女搭配,把糯米酒分开装到小罐子里,又把酒糟给打包好了。 接着许多年骑着二八大杠,顶着大风,踏着夜色出门去了。 其实这个时候骑车,真的有点路滑,没点技术,都不敢骑车呢。 只不过,许多年对自己的技术很自信,并且那么冷的天气,他肯定不乐意走路啊。 再者说了,他一出门,挂在把手位置的酒缸就消失不见了。 即便真不小心摔倒了,也不怕。 康家,康道同看到许多年拎着四个酒缸进门,惊讶了好一会儿。 “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快进来,外面冷。” “给你送酒呀,之前伱给我的粮票,我全都买了糯米,嘿嘿,这次的糯米酒更好喝。” 许多年没有提他直接把所有的糯米酒和酒糟都带过来的事儿。 把酒缸放对方家里,只是坐了一小会儿,就准备离开了。 不过,被康道同拉着去了书房。 书房里头,两人坐下来之后,康道同便道: “还记得上周我去你家的事儿吧?你那天早上出门了么?” “同哥,这里就我们俩人,你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不必遮遮掩掩的。” 被许多年一句反客为主,康道同不仅没生气,反倒是笑了。 “哈哈,倒是我小家子气了。” “好,那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 接着,他便把那天齐建勇给他汇报的关于老姚、二虎等八个亡命之徒的事儿,以及对那位神秘人身份的猜测说了出来。 他陈述了有关部门发现的疑点、共同点等等,并且也指出了之前紫玫瑰谢海洋一案、汪逸鸣失踪案等等案件的关联性。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多年,你手上应该有一把之前狐狸身上藏着的手枪吧?” 许多年神情不变,摇摇头否定了。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 道理那么简单,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同哥,你刚才说的这些,我不知道你们有关部门为什么喜欢将它们关联到我身上。” “在我看来,这些证据都太过牵强附会,而且还是你们臆测出来的。” “其他先不说,就说枪这件事,当时可是夏天,我能把枪藏在哪里?我也没有时间拿枪啊。” 康道同闻言,沉默着。 他再回想当初齐建勇当时的描述,这确实是一个疑点。 因为先入为主的关系,很多事情,很容易被之前的观点所支配。 当初许多年反杀了狐狸,那把手枪并没有拿走,而是被带回了有关部门。 至于狐狸身上藏起来的另外一把手枪,只不过是有关部门自己的猜测。 因为跟狐狸这些人打过多次交道,知道他们这些人,在行动的时候,一般都有两把以上的手枪。 如果许多年没有撒谎,那么到底是谁撒谎了? 还是说,那天的狐狸,根本来不及携带第二把手枪? 一旦许多年推翻了他有手枪这一点,那么后续的很多关联性,都是笑话。 见康道同沉默,许多年又继续道: “按照同哥你们有关部门里,那个队长说的话,我大概算了一下,我可能打出去三十发子弹。” “这么多子弹,并且还是手枪子弹,同哥,你认为我应该去哪里购买子弹?” 众所周知,他许多年刚退伍回到京城小半年的时间,在京城的关系就是零。 当时是八九月份的事儿,那会儿许多年更不可能接触到可以购买枪支弹药的人了。 再一次,康道同又沉默了。 子弹来源也是一个方面,毕竟勃朗宁手枪也好,五六式步枪也罢,用的子弹都是有细微差别。 所以,肯定没办法共用子弹。 “最后,同哥,你们是不是把我想象得太过完美了?” 接着,许多年又给对方来了一记猛药: “按照同哥你们有关部门的说法,如果这些功劳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话,那我岂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兵王?” “那我为什么还要待在设计院?有这么多功劳,我来有关部门任职的话,不说当个大爷,起码每个月休二十天假,不过分吧?” 康道同闻言,顿时哭笑不得地摇头。 似乎,许多年说的很有道理,而且最后一点也是他和齐建勇都没有想过的点。 因为他们已经先入为主了,所以才没有想过这些。 “那行吧,我知道了。” 反思了一番,康道同便说道: “不过,我们单位还是永远为你敞开大门。” 许多年谢了一句,心里已经松了一口气。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许多年这才告辞离开。 等他离开之后,回到客厅的康道同,尝了一口糯米酒,突然回过神来。 怎么那么多糯米酒? 四个小酒缸都打开一看,他更吃惊了,也回过味来,许多年这小子,根本没有要他给的好处。 苦笑了一下,他没有再去追许多年。 后者此时已经在大马路上,吹着口哨往家的方向赶去。 经过他今晚这般分析,康道同应该不会再纠缠自己了吧? 从刚才对方的冷淡态度,也多少能感觉出来了。 许多年挺高兴的,越冷淡越好啊。 临九十五号四合院的时候,许多年从空间里拿了两根黄瓜、一小捆青菜和两个番茄,用袋子装好。 走进院子,家家户户都关着门窗,不少家庭都已经睡着了呢。 老许家也关灯了,估计已经睡觉了。 中院这边,贾家在吵架,声音被风雪掩盖了一些,不认真听,还真听不到。 他家还没熄灯,秦淮茹应该在等着自己。 果然,他推开门进去的时候,秦淮茹就坐在客厅里看书。 “阿年哥,你回来了。” 自从下雪之后,许多年他们就没有去书房吹冷风了,毕竟晚上的气温都是零下五六度了,十分冰冷。 “嗯,你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回来?” 把手上的袋子递了过去,许多年顺手将自己的军大衣给脱下来,挂在墙壁上面。 秦淮茹笑着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小嘴巴顿时变成了O形,惊讶无比地脱口而出: “黄瓜,青菜,还有番茄?” “天啊,阿年哥,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呀?这也太厉害了吧?” 现在已经是寒冬腊月了,上哪去找这么青翠欲滴的黄瓜青菜和番茄呢? 这种五颜六色的蔬菜,估计也就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还有可能有吧? 可是那地方的菜,怎么可能运到京城来呢? 少说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到京城,等到了京城,估计都坏了。 这年代可没有什么空运的说法,秦淮茹也想不到这样的办法。 “听说是什么新科技,叫什么大棚蔬菜来着?” 许多年装傻,但也胡诌了点稍微有用的消息: “是农科大学的研究成果吧,就像是温泉水浇灌出来的蔬菜一样,给种蔬菜的菜地盖房子,然后提高里面的温度。其实唐朝就已经有这玩意儿了,也不算什么稀奇。” 听许多年解释得很随意,可秦淮茹却十分崇拜,拉着他打听了不少。 对此,他自然是十分受用,给她说了一些关于蔬菜大棚的事儿。 随后,他又叮嘱道: “这菜,放地下室里面,明早就吃了它们,跟谁都不许说,知道么?” 秦淮茹连连点头,表示清楚知道了。 这么好的东西,当然不能说出去了。 而且也不多,也就够他们小两口一两顿而已。 转过天,许多年从外面提了一个大麻袋回来,里面赫然是三十斤糯米。 之前在张林生家的地下室,许多年可是找到了七百多斤大米和五十来斤糯米。 这都过去一周多的时间了,事情没有爆出来,说明当时他的策略成功了。 而且他昨天也跟康道同解释过了,后者应该不会再盯着他了。 那么,待在地下室里,酿点糯米酒,给秦淮茹补一补,不过分吧? 还有就是门口的那两只老母鸡,也养了几个月了,天冷了,也不咋生蛋了。 那就炖了吧,给秦淮茹补补身子。 院子里的邻居,透过窗户看到了许多年往家里提东西,便打开门笑着招呼询问了一句。 “就是一些粮食,上个月,我还没去买粮呢,今儿去顺便买了。” 邻居笑呵呵地点点头,心里有句羡慕的话,就是说不出口。 大家都是寅吃卯粮,许多年家可倒好,卯吃寅粮。 没得比啊! 客厅里,周红梅和她的三个儿媳妇都在,其中的周红梅还在缝纫机前,忙着缝制衣服呢。 见许多年进来,范招娣等人都笑着询问他提着是什么。 “大米,呵呵,你们刚才聊什么呢?那么高兴。” 许多年没敢说是糯米,也没打开来给她们看。 糯米和大米,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二者差别可太大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