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从上次许多年带着他父亲进山,老中医便考核过许多年的基础知识,基础方面的医学知识储备很大,并且非常扎实。 因此,对于现阶段的许多年来说,开始实践方面的锻炼,已经迫在眉睫了。 当然了,中医可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门学科,手艺需要不停地提高,看书和实践都不能放下的。 “师傅,我现在就可以!” 许多年微笑地应道,淡淡的语气中,却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看中医医书已经有三个多月了,以他现在的记忆力,当然是稳稳当当,可以开始实践了。 “好,去把我的袋子拿来。” 张明德笑着指挥许多年道,后者转身把他师傅的包递了过去。 只见张明德从包里面拿出一套工具,打开之后,里面有一整套银针。 他满脸怀念地感慨道: “这是当年我师傅传下来给我的一套练习用的银针,也是我师傅留给我的最昂贵的设备了……” 中医也没什么设备,除了武装脑子之外,就是这一套针具了。 草药这些又不是设备,至于说号脉时用的脉枕,那玩意儿可有可无,又不是必须要有的。 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设备了。 许多年没有说话,老中医很快便回神了。 “这套针具,我现在就传给你了,希望你可以好好善待它,利用好它。” “对了,从现在开始,你要自己制作一个人体各部位模具,用于你自己的日常训练.” “如果遇到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问我。” 听罢,许多年也没有意外。 自制模具这件事,早之前他便听张明德说过了。 因为自制模具可以让学习者对人体经脉更加了解透彻,也可以通过自制这个过程,领悟和学习到更多知识。 “明白了师傅。” 许多年郑重地接过针具,认真地说道。 对于针灸所用到的银针,其实许多年自己也从医书上看到不过,有多少根银针,每根银针长短、粗细、作用都非常清楚。 师徒俩聊了一会儿,老中医突然说道: “百年老山参的事儿,我这边已经替你解决其中的两根了,算上你自己之前准备的那一根,现在就还剩下三根了,记住时间,最多一年。” “师傅,我会记住的。”许多年点点头,老许毕竟是他父亲,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会解决老山参的事儿。 老中医并没有在城里待多久,吃过午饭,他便回山里了。 大雪封山的情况下,老中医还能顺利地从石庙下山来,他的身体有多强,可想而知了。 时间飞逝,又过去了一周,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中旬了。 这天是于莉和许大飞的结婚日子,天气晴朗,但气温还是有点低。 两人结婚邀请了许多年到场,算是半个证婚人吧。 中午,许多年骑着自行车到的时候,许大飞和于莉两人已经翘首以待好久了。 “三哥,你来了。” 许大飞满脸尊敬和些许害怕地问好,穿着略微单薄的宽大衣服,跟他瘦小的身体,看着有些可笑的样子。 其实,按照家族第二代男子的排行来计算,许多年并不是老三,而是老七。 只是许树根这边早就不按照辈分来取名了,许多年三兄弟也就老大许大年还按照辈分来取名,而第三代的许卫东,也已经不用辈分了。 于莉也恭敬地喊了一声三哥,眼眸露出好奇。 “新婚快乐,赶紧进屋里去吧,别着凉了。”许多年笑了笑,催促他们赶紧回房间。 停下车子之后,他也跟着进去了。 大冬天结婚,也是挺麻烦的,做宴席就是一个最让人头疼的事儿。 好在许大飞两人结婚并没有请外人,就是自己的亲戚一起吃顿饭罢了。 是的,除了老许和周红梅以及许多年三人,其他人都没有来参加。 多少有些势利眼,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因为许多年的堂大伯和堂三叔两家人就已经不少人了,占据一个大杂院差不多一半的人。 换句话说,他们两家人就已经有四十多人了,毕竟堂大伯自己就有八个孩子,只有两个女儿外嫁了,还有四个大的孩子都已经结婚生子了。 他们两家人就这么多人了,按照十人一桌,他们家就可以坐下四桌了。 因此,许文秀这边也只是来了两人,就她和她男人来了。 跟许多年这边凑成一桌,再算上于莉家那边的一桌,总共六桌。 进屋之后,许多年便直接拿出红包,递给了许大飞。 他也没有包多少,只是五块钱而已,这笔钱对许大飞来说,不算少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个红包能拿得出手,也对得起他的身份了。 至于堂大伯会不会犯嘀咕,才这么少的红包,许多年才懒得理会。 要是敢嫌弃,那就不要了,拿回来吧,他还能买十六斤半的猪肉呢。 坐下来之后,许多年也没有闲聊,只是听长辈们在聊着老幺许大庆的事儿。 那小子之前打雪的时候,砸伤了,花了堂大伯家里几十块钱的医药费。 反正堂大伯是心疼坏了,也不知道许大为他们这些已经成家的兄弟,是否会有怨言了。 谁让许大庆这家伙那么调皮捣蛋呢? 听着家里长辈絮叨这些家长里短,许多年低头听着。 聊着聊着,还聊起了辈分取名的事儿,然后又从这个话题跳到宗祠的事儿上面去。 南方的宗祠文化极为兴盛,而老许家的根,本来就是在南方那边,聊这些,也很正常。 京城这边就不要想着建什么宗祠了,老许他们聊这些,就是让许多年他们这些年轻一辈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仅此而已。 这个时代想要回到南方,那是千难万难。 当初的李宝国,要去投奔他南方的儿子,都是靠介绍信才买到车票,要不然,想都不要想。 于莉亲戚这边,也插不上话,便讨论起了许多年。 接着还怂恿于莉多跟秦淮茹交流交流,以后让秦淮茹吹吹枕头风,让许多年帮一帮许大飞。 一直沉默着的许多年,虽然没有说话,但耳力很好,当然听到了于莉亲戚支的招儿。 他就知道这些亲戚,总会有各自的打算。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他大哥和二哥都没来参加婚礼,可不是他们俩不来,而是堂大伯直接用他们两人要工作为由给堵住了。 可他们两兄弟要上班,胡美凤和范招娣两人不需要啊,完全可以代表许大年和许十年过来参加婚礼嘛。 然而,秦淮茹也没来,大概率是担心坐不下那么多人,然后又不想多开一桌吧。 反正老许这边跟堂大伯也不是同一个爹,只是同一个爷爷罢了。 吃过午饭,许大年便离开了。 所谓的婚宴大餐,跟他上次准备的婚宴大餐,差太远了。 早知道就不包五元钱了,他都没吃饱。 回到家里,许多年对秦淮茹道: “中午还有多的饭么?在大伯家都没吃饱” 后者大吃一惊,“他们不是准备了不少饭菜么?阿年哥你等一下,锅里还有一些红薯,你拿着垫垫肚子吧,我再给你蒸一点馒头。” 许多年懒得吐槽了,拿起红薯就吃了起来。 同时拉住秦淮茹,“你别忙活了,一会儿我带一些地瓜干就是了。” “可是,阿年哥你不是没吃饱么?” 看着她略微担忧的表情,许多年摇摇头,“我又不是饿着肚子,用不着那么麻烦,你的肚子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别把自己忙得太辛苦了。” 秦淮茹哭笑不得地说道,“阿年哥,我就是蒸个馒头而已,很快的,也不是什么重活大活啊。” 小两口聊了一会儿,也没有继续再纠结这件事。 随意地吃了几口,干掉两根红薯,许多年便提着饭盒离开了。 还别说,粗粮虽然价格不如细粮贵,但确实很顶饱。 回到单位,巴特尔他们还询问了一下婚宴大餐的事儿。 对此,许多年就没有吐槽了。 家丑不可外扬,起码不会从许多年嘴里透露出去。 至于他跟秦淮茹吐槽这件事,那是他们小两口的事儿,他也叮嘱了秦淮茹,这事儿不要对外说。 并且还提了一嘴,于莉可能会跟她套近乎,让她自己留心这件事。 当时秦淮茹听得直摇头,她就是一个替许多年守家的小女人,外面的事儿,她可不会干预,也干预不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京城的天气是经常下雪,颇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错觉。 可这就是错觉,并不是真的。 甚至,太行山里存了太多的雪,等到开春之后,甚至有可能变成洪涝灾害。 持续下着大雪,对许多年没有任何的影响。 他苦苦哀求的百年人参,至今还是没有下落。 有一次是遇到了一根老山参,然而却是只有五十多年的年份罢了。 在人参的辨别方面,许多年已经达到了专家级别。 几年份、十几年份和几十年份的,只要没有达到百年份的,许多年都可以一眼看出来。 但过了百年的老山参,就相对较为困难了。 除了这根五十年份的老山参,有一次许多年还看到了一根土人参,年份更是极为接近百年。 当时许多年看到土人参的第一眼,还欣喜若狂,高兴了好一会儿。 直到许多年认真查看之后,才不得不承认,那是土人参。 尽管土人参和人参并都是人参,但前者是凉血消肿的功效,而人参可以复脉固脱、安神益智,这就是最大的区别了。 除此之外,土人参更多的是人工培育,营养价值差太多了。 而人参则是在山里自由生长,汲取了山林里的养分,慢慢才成长起来。 也才是人参的营养价值所在。 即便是长白山下,普通赶山人培育种植的人参,跟真正的野山参,在营养价值方面,也是天差地别。 除了采购百年老山参这件事,许多年也在收购粮食,以及咨询那套二进四合院的情况。 将军四人都被许多年抽时间,带到太行山里,一刀毙命,然后直接埋在山里面了。 对于杀人这件事,他已经轻车熟路了,挖坑的时候,更加顺畅自如了。 反正伸手放在地上,利用空间进行切割便是了,方便快捷得很。 空间的改变,对许多年来说,确实是方便了很多。 并且也不会再像之前一样,连空间具体是怎么样的,都不清楚。 现在的话,完完全全可以利用起来了。 而那一套二进四合院,则是许多年化妆成将军的模样,亲自去街道办进行咨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