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许卫东突然开口询问,把大家的注意力给拉了回来。 胡美凤也连忙说道: “对呀,他三叔,你说我和招娣能不能参加这个会计考试啊?有没有什么学历的要求呀?” 对于这两个问题,许多年当即给出了解释。 关于这个考试,其实跟所谓的电工证等职业资格证书一样,它是没有学历要求的。 这个年代,有学历的人,找工作都非常简单。 一般来说,只要是中专或者高中学历,国家都会帮忙安排工作的。 而电工证、会计师资格证等证书,自然不是针对这些有学历的人。 建国初期,国家急缺人才。 很多人有学识、有文化,却没有学历,这样的资格考试,就是给这些人的机会。 因为有很多人根本没钱读书,特别是农村来的孩子,很多人十岁还没到,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了。 不少人,明明学习很优秀,却在现实面前,不得不辍学回家干农活。 也有人自学成才,但确实没办法读书,获得学历。 也因此,类似的考试,都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而胡美凤她们当然可以去参加考试了,只不过她们想要通过考试,很难! 一来她们年龄较大,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很低。 二来她们估计也坐不住,毕竟她们也很久没有读书了,想要再捡起来,难度很大。 听罢许多年的话,胡美凤和范招娣两人都很开心,当即便表示想要加入进来,跟秦淮茹一起学习。 许多年一听,却乐道: “没问题啊,大嫂和二嫂那么喜欢学习,我是非常支持的。” “不过,大嫂,二嫂,你们要是真的想学习,还得从头开始才行。” “小梅,小倩,接下来就靠你们了。” 门口这边,老许他们父子三人也闻讯走了进来,“聊什么呢?那么开心?” 周红梅马上把这件事说了出来,老许他们也高兴不已。 能继续读书学习,肯定是好事儿啊。 至于能不能成,谁知道呢? 阎埠贵家这边,听到动静也凑了过来,还有王大娘这个八卦先锋。 很快,她们也听到了秦淮茹要参加下半年的会计考试,不由惊讶不已。 考试这东西,不是学生才可以参加的么? “街道办没张贴公告吗?伱们都不看的么?” 许多年反问了两句,便没有继续跟她们闲聊了。 现在已经很晚了,该睡觉了。 转过天,院子里关于秦淮茹要参加会计考试这件事,便登上了四合院头条。 贾家继续唱衰,更多四合院邻居都是一副吃瓜的模样。 有人忍不住怀疑,这不会是许多年搞出来的迷魂阵吧?打着让秦淮茹参加考试的旗号,实际上是掏钱买工作? 一群闲着蛋疼的邻居,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聚在中院里,一边晒太阳取暖,一边闲扯淡。 “秦淮茹不是大着肚子么?她还能学得进去么?” “对啊,去年九月份怀孕的,现在都快六个月了吧?到时候生了娃,坐月子,还能有时间学习?” “谁知道呢?反正人家男人有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书房里,秦淮茹安静地看着书,外界的声音,根本影响不到她。 因为她更相信许多年说的话,只有把自己武装起来,内心强大了,就可以无惧这些闲言碎语。 所以她每天除了干家务活,就是待在书房里看书,偶尔起身活动一下筋骨。 孕妇也是不可以一直久坐,得健健身才行。 秦淮茹没受到这些干扰,反倒是胡美凤和范招娣两人,从一开始学习,就满心抗拒。 学不进去! 小家伙许晓蔓都要急坏了,一个是她妈妈,一个是她二婶,教也教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 跟三婶比,差远了。 于是,没两天,胡美凤和范招娣两人的学习,便无疾而终了。 许多年听说这事儿后,笑了笑,似乎早有猜测。 成功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端那碗饭。 至于院里那些邻居们的声音,许多年也听说了。 只是,这些人都是背后议论,许多年也不好说什么。 反正这些人别来烦他,那她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他也管不了,毕竟嘴巴长人家身上。 这天,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许多年来到安定门鸽子市这边,见到了三爷。 罗伟强也在,甚至一见面,便跟许多年打听粮食收购的事儿。 后者可不会卖粮,他身上也只有不到两万斤的粮食,怎么可能随便卖呢? 再说了,就算要卖粮食,那也不是现在卖。 卖了粮食换成什么? 在许多年看来,最有投资价值的自然是黄金了。 等过个几年,古董才是最有投资价值的,往后就是字画了。 拥有空间这个作弊利器,许多年并不认为自己赚不到钱。 所以,他一点不急。 反倒是现在,他需要解决老许的病情问题。 “三爷,现在半个月过去了,怎么样?是否考虑清楚?” 半个月前,约定五百斤大米换两根百年老山参。 三爷闻言,苦笑一声,挣扎道: “韩同志,就不能再加一点么?” “看来三爷是不乐意啊,那就算了,买卖不成仁义在,下次我们有机会再交易吧。” 听到许多年这样说,三爷直接跪了。 卖! 不卖不行啊,因为过去半个月,京城地区,一滴雨都没下。 常言道,春雨贵如油。 然而,这春雨愣是一滴都没有,可把大家伙给急坏了。 冬小麦是从去年九月十月种下去的,到今年五月六月就可以收成了。 然而,从二月冬雪化开之后,到现在,干旱已经持续将近一个月了。 要是再不下雨,接下来的收成,可想而知了。 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想办法解决干旱问题了。 可是,河流水位也在下降啊,这就非常可怕了。 三爷打听到了这些消息,甚至还有人说,这个干旱,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三爷更怕了。 粮食紧缺这件事,从春节那段时间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京郊很多公社,过年的时候,就杀猪宰羊,那段时间的餐桌上,十分丰盛。 他们其实是预留好了粮食,可架不住干旱天气,大家的农活变多。 挑水灌溉麦田,对于很多农民来说,体力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中午那顿饭,必须是干的。 然而,不少生产队已经做不到了。 中午那顿饭只能从干饭变成了稀饭,从之前还可以立得住筷子的稀饭,变成了立不住筷子的粥。 反正大家已经有怨言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变化如此之大,是三爷没有想到的事儿。 早知道,他去年就把百年老山参给卖了。 许多年闻言,顿时笑了: “三爷还是很有眼光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交易吧。” 三爷苦笑一声,屁的有眼光啊。 五百斤大米可不少,如何运输是一个大问题。 罗伟强见缝插针,表示东直门外的那个四合院,可以作为中转站。 对此,许多年当然没有问题,反倒是三爷,沉吟片刻之后,无奈答应了下来。 于是,三人离开了安定门这边,许多年更是先一步离开了。 过了半小时,许多年这才担着两百斤大米,走进东直门外,罗伟强他们的四合院仓库。 前后两次,许多年便把五百斤大米运到四合院里面,拿到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两根老山参。 两根百年老山参都是干货,根据三爷的叙述,已经珍藏了八年之久。 看了几眼老山参,许多年收了起来,突然对三爷说道: “三爷,您手里头还有老山参么?” 如果还有老山参的话,许多年当然不介意拿下来。 经过老许这件事,许多年对药草的需求,极为旺盛。 人这辈子,说漫长也挺漫长的,毕竟生活那么苦,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当然很难熬了。 但是,说短也挺短的,短短几十年,何况明天和意外,谁知道哪个先来? 就像是段小鱼父亲,结局几乎已经注定了。 所以,如果有可能,许多年更希望没有疾病。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儿,那么他只能尽量去收集这些药草。 他不想再经历类似老许这样的窘境了,几乎是束手无策啊。 “您还收老山参啊?” 许多年点点头,冲三爷和罗伟强两人说道: “没错,最好是百年老山参,对了,我不要土人参。” 土人参的价值不高,许多年并不需要那么多。 反倒是老山参,价值高,很多病症都可以用到老山参。 尽管百年老山参本身并不能抗癌,对癌症也无法起到治疗作用,但仅仅只是百年老山参,对癌症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便足够了。 再者说了,老中医这一次给老许治疗直肠癌的整个过程中,许多年可是一直在旁边观察呢。 自然非常清楚百年老山参的真正作用。 三爷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点点头,表示他手上已经没有老山参了,不过,下次再有的话,他会联系韩同志的。 既然这样,许多年便没有再停留了。 看样子,他还得去一趟杨家庄那边,看看张憨儿什么时候会把他们家埋着的百年老山参挖出来交易。 于是,许多年回到单位上班的时候,又跟计春耕请假了。 后者却突然叫住了他,关心问道: “多年,你父亲的病怎么样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