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不管你在外面干什么,但你必须给我平安归来,听到没有?” “嗯,保证完成任务!” 他立正,给了秦淮茹一个很标准的军礼。 直接把她都逗笑了,“别跟我贫嘴了,走吧,睡觉去。” 两口子躺在卧室的床上,秦淮茹突然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旧事重提。 许多年没办法,只好给她号脉。 “暂时没有!” 秦淮茹顿时很失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只能等他执行任务回来之后,才有可能再怀上了。 转眼就是第二天了,他这收拾好一切,跟秦淮茹她们告别,然后骑着二八大杠离开了家。 此次并不是前往粮食公司,而是直接来文津街这边报道。 今天很早就出门了,现在都还没到六点钟,毕竟这次任务要求高,所以没有办法。 到地方之后,由前面站岗的士兵告知了集合地点,等他进来的时候,高镜朗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另外四人明显就是跟他们同样身份的人。 只不过彼此之间只是点头示意,算是打过招呼了。 没人说话,都很安静,似乎都成了默认的规矩。 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这地方可是文津街,并不是一般人能来的。 所以,能来到这儿的人,都是小心谨慎。 没过多久,于光元出现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工作人员,其实就是他的司机兼助理小刘。 “都到齐人了吧?那出发吧。” 许多年跟随大部分,一起坐上车,离开了文津街。 车队前往南苑机场,这地方可是不远呢,差不多有二十公里。 虽说大部分都是直道,毕竟南苑机场位于天安门正南方,算是在中轴线上面。 但二十公里,在这个年代来说,那是真的远。 这段路程,许多年和高镜朗等人都是在大卡车上,压根不是保护谁,而是被人保护的样子。 此地是京城,根本轮不到许多年他们来动手,自然是有其他人来负责。 到达机场之后,许多年这才感到了一丝意外,但表面上依然还是肃然的表情。 没什么好聊天的,毕竟这个场合,谁特么聊天啊? 很快,许多年跟随着于光元,一起坐上了飞机。 飞机座位十分狭窄,并且窗外就是涡桨活塞式发动机了。 在许多年看来,这就是老古董的飞机,却是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飞机。 尽管它只有二十八个座位,尽管它只可以飞到七千米的高空,尽管它的最快速度只有四百三十一米每小时,却无法否认,它就是目前这个时代,国内的主要民航客机。 “小许,第一次坐飞机是什么感觉?” 还没起飞,旁边的于光元便跟许多年聊了起来。 后者很想说,这可不是第一次坐飞机。 在后世,他也做过一段时间的空中飞人,那个时间段是经常到处非常,京城到欧美,或者在国内的航班。 去过很多城市中转,特别是中东那片地方中转的时候,特别爽。 他还是好几家航空公司的白金常旅客呢,专门飞国际长途航班的那种。 只不过,那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这辈子的话,还真是第一次坐飞机呢。 具体什么感觉? 害怕咯! 虽说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听多看多了飞机失事的新闻,不害怕才怪哩。 当然了,伊尔十四作为北方熊国最为先进的民航客机之一,技术还是非常牛逼的。 有一说一,这个时代的熊国,在科技实力方面,特别是在航天实力这一块,绝对是世界第一。 白头鹰的实力,都是被腐败两个字给拖垮了。 再者说了,如果不是远程畜牧业的兴起,白头鹰还能不能起飞,都特么是个问题呢。 后世的国际空间站这个项目,白头鹰干啥了? 就联合了一下,召集大家开个会,但空间站的主要零部件,重要实验舱、生活舱等等,都是人家熊国制造出来的。 要不说挺讽刺的一件事儿,很多白头鹰宇航员想要进入国际空间站,都必须要熟练使用熊国语才行。 因为不会熊国语的话,压根没法在空间站里实验或者生活。 “跟坐车一样,没什么感觉。” 心里的害怕,没必要说出来。 听到许多年的回答,于光元也不觉得意外,毕竟当兵的人,向来胆子大。 许多年不仅仅是兵,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兵,同时也是兵王。 接下来,他又跟许多年聊了好一会儿,几乎都是聊家常。 聊完家常之后,于光元这才开始步入正题,拐着弯说外交部的好。 “对了,你家孩子多大来着?” “领导,我们家现在有四个孩子,最大的两个孩子现在一岁半了,最小的两个现在七个月大。” 今儿是一九六零年十二月三十号,明天就是三十一号了。 小不点和白豆腐是五月份出生的,可不就是七个月大了嘛。 “那再过四五年,就该上小学了,有没有想过让孩子上育才小学呀?” 于光元微笑着问道。 其实这个时代的领导,都是挺好的,但只要是人,都会有一点私心。 他跟汤不器也不算是关系不好,只不过是在人才这一块儿上面,两人没法达成一致。 几乎每次汤不器这边的人才,都会被于光元给挖走。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外交部确实挺缺人的。 育才小学创办鱼一九三七年,位于明清两代皇家园林的先农坛内,而是具有优良传统的重点学校。 它跟育民小学、史家胡同小学、京城第二实验小学和光明小学等齐名,是京城内最为出名的学校。 毕竟这几所学校的学生,要么家长不简单,要么师资力量十分强大。 而育才小学在一九五六年的时候,增设了初中部,也更名为了京城育才学校。 是有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学校,师资力量有多强大,可见一斑了。 当家长的,就没有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教育的。 所以,于光元这话,算是打在了许多年的七寸上。 “领导,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件事。” 许多年直接装糊涂,根本不接茬儿。 “为什么?” 于光元自己的孩子就是在育才学校读书的,那边的教师有多好,他最清楚了。 同时他也相信许多年肯定知道育才小学,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毕竟许多年本身就住在南锣鼓巷一带。 摊了摊手,许多年无奈地说道,“领导,我的孩子才一岁半啊,距离上学年龄七岁,还有五年半啊,我这么早早地给她们安排好了未来的路,那岂不是说她们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啊? 还让孩子自己选择读哪所学校? 许多年的话,直接把于光元给整不会了。 但是,后者很快也反应过来了,自己跟对方打什么哑谜呢? 直接说外交部的好处,不就完事了么? 想要让许多年从猛虎中队过来外交部,难道还很难么? 可实际上,就是这么困难! 一番交谈下来,于光元顿时泄气了,闭目养神了。 此时飞机已经起飞了,就在半空中飘着。 上午十一点多,经过中途转机之后,加满油,顺便吃过午饭后,飞机再次起飞。 终于在下午四点多快五点的时候,顺利到达南部春城。 在当地休整一晚上,许多年这才跟随大部队,前往阳光之城。 从这个时候开始,许多年和高镜朗的任务就正式开始了。 不过也没有很多需要两人注意的地方,甚至到达当地之后,也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这就是最容易完成的任务了。 只不过,在回到春城之后,许多年却被于光元叫住了。 高镜朗都已经跟随飞机直接返回京城了,唯独他被留了下来。 尽管这次的任务,就像是出来旅游了一圈,但其实压力还是很大的。 讲真的,执行这样的任务,还不如去鬼头山那边搜索黄金呢。 春城的一家旅馆内,许多年正在房间里做着最普通的训练任务,俯卧撑。 这个地方四季如春,即便是十二月份的冬季,天气也是零上三度到十五度左右,确实非常舒爽的温度。 很快,等他完成了一千两百三十七个俯卧撑的时候,卧室门被敲响了。 他起身打开门,于光元走了进来,“嚯,你在干什么呢?满头大汗的?” 对方刚打完电话,准确来说,刚开完会。 “在训练呢,领导,接下来是什么任务啊?什么时候出发?” “今晚八点的火车,你等下准备一下,收拾好东西,我们马上就走。” 听到是这个情况,许多年点点头。 具体任务是干嘛,他并不知道,去哪里,更加不清楚。 反正到了地方,对方肯定会跟他说。 如果不说的话,也没关系,反正许多年也只是执行任务罢了。 估计就是一个安保任务吧? 等于光元出去之后,许多年抓紧时间洗漱,换好衣服,然后穿戴整齐,把其他东西都收拾好之后,就出去汇合了。 从旅馆出来,许多年发现,就他和于光元两人,此外就是一个当地的办事员司机了。 那个司机倒是聊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废话。 春城的好处优点什么的,都在明面上,这个时节,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 再者说了,许多年和于光元两人出来,根本就不是来玩的。 跟京城相比,春城这地方小很多,路上也基本上都是行人。 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都一个样儿,骑自行车的人不多,更多的是行人。 牛车、马车之类的也很少见,但人力拉板车之类的倒是不少,但主流大军还是行人。 自行车在内地更为普及的时候,还是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初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间段,城市的自行车大军就已经形成了。 但在农村,七八十年代,自行车也极少见,特别是一些山区,邮政快递的送信员,都不是骑自行车,而是靠走路来送信的。 只有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左右的时候,自行车才开始在农村的广大地区普及开来。 坐着吉普车的许多年,听着于光元和司机的对话,目光在前方游离着。 不多时,汽车终于来到了火车站,此时已经傍晚七点半了。 火车站门口,还有人在张罗着拍照的生意,一块钱一张风景照,抢钱一样。 许多年跟随于光元走进火车站,只见后者从口袋里拿出火车票和相关证明,检票进入车站。 进入车站之后没多久,两人又开始检票上了火车,接着时间很快来到了八点整,晚点了。(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