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许多年离开之后,朱彦丞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聊了起来,然后很快就吵了起来。 一群有学识、却没有多少野外行动经验的人,争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只不过他们都以为许多年会出去最起码半个小时,才会回来。 结果不到五分钟,许多年就回来了。 “你们吵什么呢?还面红耳赤?” 许多年面色冷了起来,没好气地说道。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他早就有所察觉了。 毕竟眼前可是一百多名教授专家,随便拎出来一人,脑子里的知识都是吊打许多年的存在。 但那又如何? 现在还是得听他的话才行,否则,就凭他们这些人,想要离开白头鹰,还真不一定能成事呢。 最起码,从黄石公园开车到温哥华,再从温哥华前往阿拉斯加,这样的办法,他们可以想得到,却做不到。 而且离开阿拉斯加的办法,也没有那么简单。 反正啊,不能让身后的追兵追到,这一点可是不简单。 朱彦丞他们没吭声,许多年也懒得再管他们那些破事儿。 “总之我再强调一遍,如果你们想要躲避劳伦斯实验室的追捕,那就必须好好配合我,否则别怪我不讲情面。” 警告了一句之后,许多年也不管这句话有没有用,他马上就给朱彦丞等人熬煮中药了。 “这些药,我现在就开始熬煮,老朱,你帮我看一下火,等好了之后,大家分别服下药之后,睡一觉,很快就好了。” 众人并不是很确定许多年这个年轻中医的医术,但现在也只有相信他了。 折腾了半个晚上,朱彦丞他们都在仓库入睡了。 人多,棉被、火盆等也有不少,仓库是通风的,所以屋内暖和也不怕一氧化碳中毒。 等朱彦丞他们这些人睡着之后,许多年便把仓库大门锁上,然后出去了一趟。 仓库距离海边并不是很远,大概有三四公里的距离,这是许多年特意挑选的地方。 如果不是需要带走朱彦丞他们这一百多人,许多年哪里需要那么麻烦呀? 来到海边,这里到十米深的海域,还有两百米,而且附近都是珊瑚礁,也无法让大船靠近。 确认了一下海边环境之后,许多年便驱车前往一百八十多公里外的码头。 那个码头那边有不少商船停靠,因为现在是五月份,天气没有那么寒冷了,沉寂了大半年的阿拉斯加渔民也都出来准备干活了。 找来一个渔民公司,许多年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终于跟人说上话儿。 因为这时候已经很晚了,人家早就睡觉了。 许多年想要购买商船,被人家当做是神经病,一下子就又把大门给关上了。 寒风中的深夜,许多年气得半死。 他本来是不想惹事儿来着,现在他也只好将对方的渔船偷了,就当是对方的赎罪了。 就这样,解决了交通工具的事儿,许多年这才返回到仓库这边。 还好,仓库这边的朱彦丞他们,由于之前两天都在奔波,这会儿睡得比谁都香。 到了凌晨四点,许多年把朱彦丞他们都叫醒,也不管他们中的其他人是否还生病,直接就喊着他们逃命去了。 海边的渔船,已经稳稳地停靠在这里了。 许多年带着一百多号人,轻轻地登上渔船,然后驾驶着渔船离开岸边。 暮色中,朱彦丞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这里可不是什么深水码头,而是有沙滩的海边,不远处还有海水拍打着凸起的珊瑚礁呢。 显然,这是涨潮时才会发出的声音。 那么大的渔船,吃水深度少说也有两三米吧,在这样的海边,它是怎么停靠的呢? 还特么能航行出去? 朱彦丞困得不行,眼睛都睁不开,只是勉强跟着许多年上了船,然后倒头就睡了。 许多年把渔船开到几百米的海域,这里已经有足够的深度了。 然后他才乘坐小舢板,返回到岸边,把海底挖出来的海沟给填了回去。 填回去之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根本不会有人发现这些。 至于会不会有人怀疑许多年他们是前往一百八十多公里开外的码头,乘坐渔船离开,那就不是许多年该考虑的事情了。 转眼已经是第二天,朱彦丞他们终于醒了过来。 昨天还有二十多的人生病,今天却是大部分人都恢复了,还有七八人也稍微好了不少。 只不过,又有其他人开始晕船了。 正在开船的许多年,听到曲仲湘的话,便让他们自己去仓库里面找一找,里面有西药。 或者可以在另外一个仓库里找一些书来看,只要转移了注意力,晕船的事儿就很快过去了。 等他们去了仓库,那边又传来了惊呼声。 这艘渔船还是蛮大的,是五千吨排水量的大鱼船,是阿拉斯加这边远洋捕鱼的大号渔船。 渔船内的冷库这些,都被许多年拿来当仓库使用了。 有些冷库就没有开冷气,直接用来当图书馆使用。 反正许多年之前在哈佛、纽约大学等地可是进了不少图书呢,对于朱彦丞他们这些人来说,现在这个时候,能看书,就绝对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儿了。 远洋航行的船只,漂洋过海前往未知目的地,朱彦丞他们很想知道去哪里,但许多年却笑而不语。 上了渔船,消息想要泄露出去已经不可能了。 毕竟渔船上,根本没有对外通讯的设备,即便有,那也是在许多年手上。 朱彦丞他们这些人在仓库里坐着,翻看书本,晕船的事儿很快就过去了。 额了就去厨房找吃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许多年还要开船呢,可没时间搭理他们。 他们也没有找事儿,因为他们全都坐在了临时图书馆仓库里看书呢。 偶尔可能还会有人去甲板走一走,但很快就回去了。 因为外面甲板还是很冷的,毕竟这里可是靠近白令海的区域,又怎么可能不冷? 有事儿做,朱彦丞他们也不吵不闹了,倒是相安无事。 时间飞快,不多时,渔船终于穿过宗谷海峡,本来许多年以为不会有什么事情,结果还是被别人的渔船给发现了。 偷来的渔船,外面的标志全都被许多年给清理掉了。 尽管白头鹰的标志,在小日子海域肯定是管用,但隔壁还有一头北极熊虎视眈眈呢。 因此,许多年只能把相关标志给清理掉。 他只想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这片海域,然后回家。 其实,从太平洋外绕一圈回去,会更好。 但是路程会更远,而且太平洋海域嘛,风浪更高,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如果因此发生什么意外的话,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喂,你们是哪国的渔船?为什么你们渔船上面没有悬挂他国旗帜?” 一口流利的北海道语言,许多年哪里还不知道这是一艘什么地方来的渔船啊。 “我们的渔船被海浪掀翻了,旗帜也不知道被海水冲到哪里去了,可不是我们不想挂旗帜。” 许多年直接便用地道的东京方言解释了一遍。 对面的北海道渔民,顿时惊了一下,有些迟疑不定地看着许多年他们这边。 特么的,这么大一艘渔船,居然被海浪给冲走了旗帜? 这得是多大的海浪呀? 不过,出海捕鱼,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那你们现在怎么从这里经过呀?” 从宗谷海峡通行而过,就是四岛海域了,没事儿跑这里面来干嘛? “太平洋那边的风浪太大了,我想去四岛海域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再捞点鱼” 这句解释,还是像那么一回事儿。 北海道渔民点点头,旋即互相道别,然后才分开了。 讲真的,朱彦丞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会东京方言的,但没有一人有许多年这么标准。 从劳伦斯实验室开始,许多年的表现,就足以惊呆朱彦丞了。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许多年的能力还有那么多? 跟北海道渔民错开之后,许多年也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露怯。 而且看对方的渔船,许多年也知道对方是刚出海捕鱼的渔船。 所以,等对方回到北海道的时候,再把这事儿传出去,那也是许久之后的事儿了。 也因此,许多年这才没有对这艘渔船动手。 在接下来的四岛海域航行,倒是风平浪静了不少,直到快要靠近对马海峡的时候,才看到了不长眼的安东渔民。 这一次,许多年直接用流利且地道的纽约方言怼了回去,而且还从身上掏出了旗帜。 吓得安东渔民不停地道歉。 在他们安东地界上,那可是驻扎一些白头鹰大兵的,那些大兵平时说的话,就跟现在许多年说的话,没什么两样。 尽管许多年是带着口罩和帽子,让人分辨不出来,许多年到底是什么肤色的人种。 然而,许多年那一米八五的身高,还是有很强的压迫感的。 加上许多年气场全开,语气也是非常严厉,所以安东渔民哪里还敢说什么呀? 朱彦丞等人错愕地看着灰溜溜离开的安东渔民,真不知道许多年是怎么做到的。 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北海道和安东这两个地方,是不同国家的渔民,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他们的爸爸都是白头鹰。 但为啥态度就不一样呢? 许多年懒得跟朱彦丞他们解释这么多,毕竟一个是弹丸小国,一个是稍大一些的蚂蚁。 也不算是什么区别对待,因为许多年原本是想把遇到的渔船给弄沉了。 但遇到的都是普通渔民,那还是算了吧。 茫茫大海之中,许多年一溜烟就跑了,也不怕真的被人发现。 从对马海峡穿过之后,再从济州岛旁边经过,终于来到黄海海域了。 到了这里,许多年直接给渔船挂上了鲜艳的红旗,以此来表明身份。 悬挂旗帜就悬挂旗帜嘛,但许多年却是在船头船尾等很多地方都挂了不少旗帜。 看得朱彦丞他们瞠目结舌,就算是快到家了,也不用这么引擎吧? 他们懂个锤子啊,许多年懒得跟这些只知道研究学习的人说话。 进入渤海之后,许多年就拿出了电报机,给京城和津城发去了电报。 京城,猛虎中队这边,汤不器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赵君遥接起了电话。 “什么?小许在津城那边?快到临港码头了?好好好,我这就出发!” 挂断电话之后,赵君遥便跟正在训练的乌文浩他们说道: “你们自己训练,我先出去接人了。” “赵队,是不是许教官回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