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每次都说是他在捣鬼,他还在狡辩,气得秦淮茹流眼泪,他又拿笑话哄她开心。 就是拿他完全没有办法的那一种。 所以,现在出门带上她?她肯定是乐意的,但估计也会趁机提要求。 想了想,还是算了吧。 但小豆包她们期待的眼神,许多年又不忍心拒绝。 毕竟这样的机会,还真的不多呢。 一咬牙,一跺脚,许多年还是答应了下来,就带着她们出门吧。 全都带上,一个都不少。 他这个决定下来之后,全家都震惊住了:什么情况? 老五疯了? 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做呢? 再说了,带着六个孩子出门,会不会被人当成人贩子啊? 何况,他只是去送小梅上学,又不是出去游玩。 额,等等,难道他真的想游山玩水? 好像还真的有这种可能,要不然,他怎么会想着带孩子过去呢? 不管家里人如何震惊,许多年已经打电话咨询汤不器了。 后者听到他这个决定,也是万分无语。 要么是脑袋被门夹了,要么就是孩子奴了。 只是,想到上次领导们对许多年的偏爱,汤不器很快就明白了许多年这么做的用意。 也许带这么多孩子出门,有些冲动,但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尽管这个时代并没有赢在起跑线这个说法,但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很多高干家庭,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呢? 汤不器让许多年等一等,过了小半天之后,后者才接到了电话:批准! 许多年顿时高兴坏了,对电话筒连声说了好几句谢谢。 然而汤不器却知道,这事儿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打电话给他上面的领导,领导没接电话,他只好亲自去找领导。 结果,当时还有其他领导在,特别是那个非常欣赏小豆包和小团子的领导也在。 得,这事儿被领导知道了,所以很快就同意了。 挂断电话之后,许多年回到家里,看向他的孩子们,大声宣布道: “小豆包,小团子你们还不快去收拾行李?我们明天就准备出发了!” 耶! 一群小屁孩,顿时欢天喜地地蹦了起来,高兴坏了。 现在能出去玩耍的人,不是很多,更别说三四岁的小屁孩,能出去玩耍,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厨房门口,听到动静走出来的周红梅等人,忍不住惊讶道: “老五,你领导同意了?” 太不可思议了,领导居然赞同这件事? 之前也听许多年说过,文津街的几位领导,十分欣赏小豆包和小团子。 当时周红梅也高兴,但并没有当一回事儿。 结果,现在才知道,小豆包她们或许真的已经在上面那些领导当中,挂号了。 要不然,咋会同意这样的事儿呢? 杨秋红和小梅也一样十分吃惊,许晓欣她们其他几个孩子,也同样羡慕不已。 至于已经恢复了身体,却没有回秦家沟的小胖墩和小石头两兄弟,更是羡慕到流口水了。 魔都是什么地方?在哪里?那儿又有什么? 小胖墩他们两兄弟根本不知道,只是满脸的向往和羡慕。 惊喜过后的小豆包她们已经纷纷跑回房间,准备收拾自己的东西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背包,方方正正的黑色背包,却是稍显可爱之色。 她们还有军绿色的背包,但这个比较少背,还是之前拍照的时候背过。 元敬和元新两个小家伙最小,现在也才一岁半,走起路来已经像模像样了,但肯定走不了太远。 其实,小豆包她们几个孩子也一样,都是无法走太远距离的。 不过也没关系,她们爸爸可是大力士,绝对可以背着她们走好远的。 “先别收拾衣服了,先吃饭,小豆包听到没有?” “听到了外婆,我们就出来了。” 餐桌上,小豆包她们姗姗来迟,再晚一点,大家都吃饱了。 尽管是被大人们念叨,但她们还是非常高兴,一点也不生气。 主要是可以出去玩耍了,这还是她们人生的第一次出远门呢。 下午,她们爸爸开车出去了,听说是去买火车票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得到。 但是这些并不是她们小屁孩应该操心的事儿。 院子门口,附近的小屁孩全都跑过来了,铁蛋也在众多小孩当中。 “小豆包,你们爸爸真的带你们去魔都?” “那肯定了,我爸爸已经去买火车票了,明天就走。” “魔都在哪里呀?远不远?” “废话,肯定远呀,都要坐火车了.” 一群小屁孩一问一答,不时地响起惊呼声,满足了小豆包她们的虚荣心。 孩子嘛,都喜欢炫耀,小豆包她们这些小屁孩,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不远处的周红梅、杨秋红她们都看着小豆包她们,乐呵呵地跟邻居大妈们闲聊。 该说不说,今天这一波,又被周红梅给装到了。 准确来说,是被震惊到了。 小屁孩都可以跟着大人一起去魔都了。 那可是十里洋场啊,以前民国时代,全国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 大妈们虽然也没去过魔都,但架不住她们听说过啊。 路过的一位大爷,听说有人去魔都,坐下来闲聊。 聊着聊着,大爷突然插嘴,说起了魔都的事儿。 原来大爷年轻的时候,也在十里洋场待过,那边真的是纸醉金迷啊. 大爷的突然到来,小豆包她们都不吹嘘了,跟着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同时也非常向往和期待,或许到了魔都之后,也让她们爸爸带她们去一趟十里洋场。 “不过,现在十里洋场,肯定不复往昔的繁华了.” 叹了一口气的大爷,起身离开了。 小豆包她们还想问点什么,可大爷却没有搭理她们了。 好遗憾啊! 到了傍晚,秦淮茹、老许等人都陆续下班回来了。 自然也很快听到了许多年确认带孩子一起去魔都的事儿,而且火车票已经买好了。 “嘶,还是同一个车厢的卧铺票?你钱多烧得慌啊?” 老许看了一下车票,总共六张票,他们总共八个人,但其实已经足够了。 毕竟小豆包她们六个孩子根本睡不了多大的地方,两人睡一张床完全没问题。 从京城到魔都那么远,如果是坐慢车的火车,最少都要两三天左右的时间,所以卧铺票才是最好的。 即便不是慢车,而是快车或者特快车,时间也短不了。 “小梅之前那张硬座票呢?” “退了呀,有了卧铺票,哪里还用硬座票呀?” 许多年说的理所当然,可是大家却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 老五是真的好有钱啊! 姚春喜从秦淮茹手里接过火车票,是一对两张票据,同时附赠了卧具票一对。 首先是车票本身,也就是硬板纸质票证,上面有很多孔,上面最明显的是其中两道红‘杠杠’,意味着特快车。 在这个时代,火车有快车、慢车之分,为了区分快慢车,硬板票上也有体现。 印有一条红“杠杠”的是快车,两条红“杠杠”的则为特快车,没有杠则是慢车。 “爸爸,这些针孔是做什么用的呀?” 小豆包看着手里的票,提出了一个问题,顿时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一家人都在研究车票,毕竟一张车票而已,居然变成了四张票? 所以大家都十分好奇。 许多年看着车票,轻声笑道: “那是针眼防伪孔,防止有人造假车票用的” 这种针孔,是在电脑票之前最有效的防伪方式之一了。 同时,这个时代的车票,跟后世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更窄小一些。 它的尺寸是57×25毫米,这样做的原因自然是为了节约用纸。 此外,票面印有盲文,这绝对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了。 “老五,这不对啊,那为什么是四张票呢?” 周红梅也提出了她的疑惑,这也是大家的疑惑。 “因此我们这趟火车是需要从南京过江啊,南京又不是汉中那边,现在可没有建长江大桥,所以到了南京之后,我们还需要坐摆渡船到江对岸,然后再重新坐车前往魔都” 哦! 听罢许多年的解释,一家人恍然大悟。 接着,大家伙又聊起了很多细节的事儿,比如坐上车那么长时间,中间饿了怎么办?吃什么干粮? “提起这件事啊,我已经开始准备了,明天得早点起来准备一下路上吃的干粮才行,我来制作,保证你们自己都会喜欢吃的。” “姑父,是什么好吃的呀?” 小胖墩没忍住,舔了舔嘴唇问道,他是馋了。 “哈哈,问那么的就干嘛?明天就知道了。” “可是姑父,我和哥哥明天就回去了呀。”小石头眨了眨眼睛,急道。 他在北河胡同这边已经待了大半个月,原本伤筋动骨一百天,但他大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恢复得挺好了。 听到他的话,小豆包她们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那你们下次再来我们家嘛。”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