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选择困难症好像又出来了。 第二实验小学、景山学校小学部、育民小学等学校,很快就被许多年给排除在外了。 因为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都大差不差,相对麻烦的是距离北河胡同有点远儿,所以直接排除了。 还剩下两所学校,分别是史家胡同小学和府学胡同小学。 离得最近的学校是府学胡同小学,距离北河胡同也就是八百米罢了,非常近。 但目前的师资力量,跟史家胡同小学差了一点。 “要不就选小学堂吧!” 边儿上的老许,突然开口说道: “府学胡同小学过去是叫顺天府高等小学堂,兴建于一三六八年,距离现在已经快六百年历史了” 周红梅则是看向小豆包和小团子: “你们想去哪个学校呀?” 俩孩子目光出奇一致,都看向府学胡同小学,因为离家近。 八百米的距离,跑几步路就到了,多简单呀。 既然这样,许多年便直接拍板定了下来,那就府学胡同小学吧。 小屁孩们顿时开心地欢呼了起来,白豆腐和小不点他们几个小的也在欢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要上学呢。 转过天,大清早的时候,小豆包和小团子就有些迫不及待了。 新书包和新衣服都准备好了,她们要去报名了。 天才小学跟普通小学,从入学就已经区分开了。 当然了,现在七月份去报名,并不意味着她们马上就要去上学了,只是先确定就读学校罢了。 “爸爸,我们也要去!” 刚给总医院那边打完电话的许多年,便听到白豆腐他们四个小家伙也吵着要去报名了。 “可以,都去吧,反正我们走路过去。” 八百多米的学校,跟东十四条街小学已经差不多距离了。 小屁孩们顿时欢呼了起来,许晓欣她们则是很羡慕,因为她们虽然跟小豆包她们同龄,可她们却没有跟着一起上学。 “五叔,我们可以一起去么?” 晓欣也鼓起勇气询问道,许多年笑着点头,“想去都去呗,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听他这么说,孩子们开心了,胡美凤、范招娣她们也跟着表示,那就一起过去看看吧。 顺带着周红梅也没忍住,直说她也没去过,那就一起去。 得,小屁孩们更加开心了。 不一会儿,一大家子人,从北河胡同出发,前往府学胡同小学。 周红梅带着她的三个儿媳妇,胡美凤、范招娣和娄晓娥三人是没有工作的,全职家庭主妇。 所以她们是有时间一起过去看看的。 还有就是许晓欣她们这些孩子,十来人呢。 许晓蔓和许卫东俩孩子还在上学,还没到暑假呢,所以没法跟着一起去。 而且他们两姐弟是在东十四条街小学那边读书,虽然也离得近,但走不开。 “哟,你们一大家子是去哪儿啊?” 邻居们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开口笑着打趣问道。 街坊邻居都比较喜欢嘴碎,特别爱八卦,瞅着热闹的事儿,自然是免不了多嘴问几句了。 许多年没吭声,周红梅已经开口了。 “这不是我那两个孙女要上学了嘛,现在去给她们报名去,我们跟过去瞧瞧热闹。” “报名?” 好几个邻居面面相觑,刚巧经过这里的阎大妈,顿时忍不住开口道: “不对吧?小学报名不都是在八月底吗?现在这个时间段,小学还没放暑假呢.,报哪门子名啊?” “对啊!” 周红梅拍手喊了一句,道: “我昨晚也纳闷着呢,谁说不是八月底才报名的呢?大家都这样嘛,结果一问才知道,原来我那两个孙女是去府学胡同那边读书,人家通知的就是这两天报名,那可没有办法啊” 熟悉的凡尔赛味道,阎大妈等邻居顿时不想开口说话了。 特么的,这也太过分了,早点说不好么? 又被她装到了! 然后又见周红梅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懊恼地说道: “对哦,我好像忘记跟你们说了,之前我这两个孙女她们其实去史家胡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育民小学、景山学校小学部等学校参加考核了.” “哎呀你们不知道呢,最近这些学校全都发了考核通过的通知,我们都愁死了,不知道该选哪所学校啊.” 一众邻居:“.” 许多年已经带着孩子们,先走一步了,只不过,小屁孩们走得慢,还回头看她们奶奶,想要等一等她们奶奶呢。 周红梅还留在原地,跟阎大妈她们这些邻居们唠嗑呢。 “那你们怎么选了府学胡同小学呢?” 有一个邻居还挺上道的,捧哏了一句。 这可是打通了周红梅的任督二脉啊,立马就凡尔赛了起来。 “还真是被你问对了,为什么就选府学胡同小学呢?史家胡同小学也是挺好的,第二实验小学更牛.” 提起这些事儿,周红梅如数家珍,把好几所小学的简史和大概情况都给说了一下。 比如说被她嫌弃不已的光明小学,那可是最近几年来京城最厉害的几所小学之一。 育民小学的前身则是财政部子弟学校,五九年成立的,跟光明小学是同一批次。 景山学校小学部稍微晚了一年,是六零年成立的,但师资力量这些都不差的。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这几所学校虽然是刚成立没几年,但却也是十分牛逼的学校。 远不是什么东十四条街小学这些学校可比的。 其实,听名字也可以听得出来了,东十四条街小学,太普通随意了! DC区这边,有好几条东字打头,后面是数字的街道小学,毕竟整个京城六百多万人口,不可能就只是光明小学这些学校的。 阎大妈她男人就是小学老师,可现在这一刻,在周红梅面前,也跟小学生一样,都没法吭声了。 属实是不如后者对附近小学那么了解。 周红梅对育民小学都如数家珍,更别说其他学校了。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最近这段时间,小豆包和小团子肯定是没少参加考核,也因为参加了考核,所以才会让周红梅了解得那么透彻。 普通学校只需要去报名就可以了,史家胡同小学这些学校可是不行的。 反正如何就读这样的学校,不少邻居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是需要考核,并且是需要通过三轮考核的。 果然是京城排名靠前的学校啊,连招生都如此挑剔,难怪了。 “奶奶,快来,我们走了。” 小豆包她们喊了一句,意犹未尽的周红梅这才依依不舍地罢手: “哎呀,我先去陪孙女报名去了,晚点回来再跟你们聊啊。” “去吧去吧!” 邻居们表面上笑眯眯,心里则是骂埋笔! 谁想要看你装杯? 开玩笑啊! 此时的府学胡同小学,由于学生们还在上课,所以学校直接在门口的小房子进行报名,然后一堆家长在排队。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好说的,就是排队交钱就可以了。 当然了,交钱之前,还需要出示相关的证明以及学校通过信件寄送出去的录取通知书。 好嘛,本来就是在附近的学校。 结果考核之后,跟大学一样,通过寄信的方式来通知,这可真是够新鲜的。 许多年一家来的人很多,一家子叽叽喳喳的,把其他正在排队的家长和孩子都给震惊到了:这些都是来报名的孩子? 结果一问才知道,只有小豆包和小团子才是来报名的,这才让家长们松了一口气。 还好,不然以为许多年这家人是什么牛人呢。 小学校园还是蛮大的,足足有两万多平米,不过,透过门口可以看到个大概。 当然了,这里是胡同,学校能有多大才怪了。 不像一些才新建的学校,校园不仅漂亮美观,而且还是这时代较为流行的筒子楼等等,看起来更显气派一些。 许多年对府学胡同小学是更喜欢一些,里面有奎星阁、明伦堂、大成殿、文天祥祠等传统文化建筑。 现在的六十年代,可不说什么庙宇之类的,反正不学这些。 府学胡同小学更强调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府学文化发展体系,让学生成为‘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生命自觉。 学校也有不少课外活动这些,许多年也是较为欣赏这一点的。 半小时后,排队有一会儿时间了,终于轮到小豆包和小团子了。 作为公立小学,府学胡同小学的消费,自然是跟其他普通小学一样,都是八毛钱一学期。 不过,学杂费这些,就比普通小学稍微贵了一点。 学杂费里面包含了语文费、校服、文具等费用,每个学生每学期是两块五毛钱。 饶是如此,对许多年而言,也不贵。 其实,一般来说,能来府学胡同小学读书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并不会特别缺钱。 很快,报名结束,想要参观学校,那是不可能的事儿,校园里面正在上课呢。 不过,现在是课间时间,有不少孩子在校园里面玩耍呢。 许晓欣她们这些孩子都十分羡慕地看着,仰头看向她们妈妈,“妈妈,我也想上学了。” 胡美凤和范招娣两人顿时神情一滞,现在就上学? 太早了吧? 毕竟许晓欣和许卫兵可不是小豆包和小团子两姐妹,没那么聪明,所以不用那么急去上学。 旁边的周红梅开口道: “到时候问一问嘛,看看可不可以跟着小豆包她们一起去旁听。” “现在就可以问啊。” 许多年闻言,笑呵呵地返回去刚才报名的地方,直接询问报名处的老师。 结果对方说了,不可以。 那就没办法了。 同样是公立学校,府学胡同小学的管理,明显更为严格一些,属实是有很大不同的。 听到不能去的消息,许晓欣和许卫兵俩孩子顿时写满了失望。 旋即又听他们五叔这样说道: “没事啊,你们要是真想去旁听,到时候可以去东十四条街小学那边嘛。”(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