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童年、潮湿的心、捉泥鳅、外婆的澎湖湾等等,这些都是比较符合这个时代的歌。 甚至可以说,这些歌曲,还能流行三四十年。 原时空,从八十年代开始,到千禧年的第一个十年,这中间大概是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却诞生了非常非常多的歌曲。 这些歌曲,随随便便选个几百首,都是非常经典好听的歌。 不过,许多年只是选择了符合时代又要符合许晓蔓这个少女的歌曲才行。 梁韶雪在看到具体的歌词曲谱之后,稍微哼唱几句,立马就惊讶了起来。 “老板,这些歌曲是哪位大师写的歌呀?也太好了吧?” 作为业内人士,梁韶雪对好歌的辨别鉴赏能力,一点都不差。 尽管这些歌曲听着有些‘土’,可现在是七十年代啊,港岛还没彻底发展起来,谁不土呢? “谁写的歌,你别管,抓紧时间安排好人手,给她录制歌曲吧。” 许多年指着自己侄女,如是说道。 梁韶雪忙不迭答应下来,但还是想争取一下,想要拉拢这位‘大师’。 但很快,旁边的风火轮就出卖了她父亲。 “梁经理,这些歌曲都是我爸爸写的,可不是什么大师哦。” “风火轮!”许多年瞪了一眼自己的孩子,这臭小子,一天不嘚瑟一下,就浑身不得劲是吧? 小家伙脑袋一缩,赶紧闪到他妈妈身后躲起来。 秦淮茹笑着安慰她男人道,“好了,孩子她爸,别生气了,孩子也不是有意的。” “你就护着他吧!” 许多年瞪了一眼,但也没有再追究了。 风火轮嘴上没把门,这事儿得稍微留心一下,及时管教才行。 要不然,以后他养成了习惯,很容易出事。 梁韶雪本来还挺高兴的,看到这一幕,还是赶紧安排吧。 于是,练歌录歌开始了。 小豆包她们也跟着一起哼唱,还别说,听着挺有意思的。 不过,让许多年意外的是,白豆腐这孩子哼唱的声音,更加动听。 跟她平时说话,有着天壤之别。 就好像是两个人一样,让小豆包她们都情不自禁地停了下来。 “白豆腐,你去试一试,我们听一听。” 许多年心里一动,如是说道。 梁韶雪也是激动了起来,如果不是刚才那事儿,这会儿她早就想说了,要不还是让白豆腐来录音吧。 “爸爸,不是二姐录歌么?” 白豆腐好像还不知道自己唱的歌,有多好听。 毕竟她在六七年开始,就已经沉浸式写作了。 即便在六八年春节的时候,她也没有哼唱,而是马不停蹄地赶稿写诛仙呢。 这次她之所以也跟着来,自然是因为诛仙已经写完了。 总共一百万出头的作品,在众多好几百万字的作品中,自然是短篇了。 加上有她爸爸的帮助,所以她在磨蹭了一年多,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总算是写完了。 “你先去试试看。” 许多年哄着她,让她去了录音室。 很快,小家伙唱了捉泥鳅这首歌,果然是非常好听。 小不点他们这些小屁孩,全都听得津津有味。 他们这些孩子只知道好听,但也正因为他们如此纯粹,所以他们的鉴赏能力,才更有参考价值。 因为孩子不会说谎。 边儿上的许晓蔓,表情有些沮丧。 她现在还不知道一句话: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 目前她只知道,她的堂妹白豆腐,比她唱得还要好听。 咋说呢,她就是甜甜的少女声音,而白豆腐却是纯粹的童声,更加婉转美妙。 梁韶雪那叫一个激动呀,可她没敢吱声。 因为她谁都得罪不起,只能听老板的安排。 许多年把白豆腐喊了出来,对她轻柔说道: “白豆腐,你唱得很好听,现在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往唱歌这方面发展,写作就作为你的兴趣爱好,如何?” “如果我唱歌的话,是不是二姐就不能唱歌了呀?” 白豆腐还挺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这倒是让许多年有些意外。 不过,转念一想,也很正常。 她写诛仙的时候,也是考虑了很多,一开始,甚至只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并不是想要赚钱。 而唱歌这事儿,她要是参与进来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许晓蔓。 “你放心吧,我对你二姐的人生,有很多规划,跟你不会有什么冲突。” 顿了顿,许多年接着道: “甚至,你们两姐妹一起,我觉得,更好。”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以歌手身份出道的话,要不要像你写的笔名一样,取个艺名呢?” 她写诛仙的时候,用的就是白豆腐这个笔名。 所以听到取个艺名的时候,她想都没多想,直接就确定了白豆腐这三个字作为她的艺名。 就这样,白豆腐稀里糊涂地成为了一名歌手,跟她二姐一起,每天下课之后,到宝丽金的唱片室唱歌。 不过,她二姐明显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可是她就很简单了,很快就过了。 既然她很快就录制好了歌曲,那就学习钢琴、吉他等乐器吧。 有句话叫天赋面前,努力真的一文不值。 许晓蔓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 从三月份开始,到四月底,她就经历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她的这个堂妹,天赋太恐怖了。 不管是什么乐器,她学习起来是非常非常快速的,完全不讲道理。 那个宝丽金负责人梁韶雪说什么绝对音感,为什么她堂妹有,而她没有呢? 进入五月份之后,许晓蔓的唱片第一时间发售了,在电台进行打榜。 在三月份的时候,许多年在确定了许晓蔓和白豆腐都会唱歌出道后,便又多写了一张唱片的歌曲。 尽管白豆腐已经录制好了唱片,但还是再等一等,并没有立马上线。 因为许多年很清楚,一旦白豆腐的唱片出现在市场上,那么就会吸引大家的注意。 等许晓蔓的唱片出现,甚至可能会进一步促进白豆腐的唱片销量上涨。 尽管两姐妹的唱片都是不同歌曲,但却是同一个类别,都是乡村土歌。 比如潇洒走一回、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祝你平安等等,这些都是充满时代特色的原创歌曲。 “老板,目前唱片已经卖出去两万张了,本周之内,有望卖到五万张,我们成功了。” 才过去两天,梁韶雪的报喜电话就打了过来。 对许晓蔓这个成绩,许多年反应比较平淡。 歌曲的质量毋庸置疑,但民众的消费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所以,发展经济才是硬实力,其他都是假的。 没有港岛那繁荣的经济,根本不可能有所谓的东方好莱坞。 一周后,许晓蔓的首张唱片成绩出来了,六点八万张,非常的不错。 这还是依赖于宝丽金在过去两年在港岛建立起来的庞大宣发实力和渠道,否则的话,肯定没有这样的成绩。 既然港岛这边的成绩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向海外扩张了。 唱片的重要票仓,自然是湾岛了,许晓蔓当然要飞去湾岛那边,积极做宣发工作。 现在是七十年代,反倒是没有那么事儿。 宝丽金也是国际大公司,在湾岛的实力也同样不容小觑。 所以许晓蔓的安全并不是问题。 许多年也不太担心,湾岛那边会不会有人因为许晓蔓是他的侄女,然后把她给扣留下来。 不过,等到到时候,白豆腐的话,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了。 他可不想操心这些事儿。 再说了,他让白豆腐唱歌,可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为了推广中华文化罢了。 六月份,白豆腐的唱片也推向市场,而这个时候,许晓蔓那张唱片在海外的成绩也出来了。 居然有二十八万张,销量还是非常牛逼的。 只不过,因为七十年代,普通民众兜里并不是很有钱。 加上大家对听歌这样的消费习惯,还是没有养成,还不算是普通的娱乐方式。 也因此,唱片销量跟八九十年代,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要知道,现在的唱片机,还是一千块钱港币,价格并没有降下来。 而很多普通白领的工资,目前也不过是四五百块钱罢了。 想要买上一台黑胶唱片机,那就得三个月的工资才行。 相比较一两毛钱的报纸,或者两块钱左右的明月书刊,上千块的唱片机,自然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担负得起的了。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但没关系,不管是报纸,还是唱片,许多年都已经全面进入这些领域了。 必须得让港岛市民,从目之所及,到耳之所闻,再到身之所感,都是跟中华文化有关系的东西。 白豆腐的童年唱片,在港岛上市出售之后,顿时引起了全港热议。 因为铺天盖地都是关于白豆腐的新闻,尽管没有流露出她的个人照片,可是报纸、电台、电视等都报道了关于她的消息。 “嘶,她一个写的,怎么跑去唱歌了呢?” “不对啊,报纸上面介绍,她才十岁?六零年出生的小萝莉?也就是说她在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写诛仙了?” “牛!别人家的孩子八岁就写了,我八岁的时候好像还尿床玩泥巴吧?” “歌声优美,动人,白豆腐这个小天才还隐藏了什么技能呢?” 一时间,全港都是这些议论的声音,褒贬不一。 但毫无疑问,羡慕嫉妒恨的人,占据绝大部分。 甚至有些阴谋论的人,开始在小报纸上面攻击、抹黑,甚至说错误引导舆论。 然而,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两家报纸,却直接点名这些小报纸,并且表示舆论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言论,都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没过几天,总督府就在各大报纸上面更新了最新的法律。 是关于报纸言论自由方面的法律,具体条款有十八条,详细说明了一点,舆论并非绝对自由。 一时间,全港哗然。 七十年代,总督就是皇帝,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权力都集中在总督身上。 所以他要立法,无人可挡! 同一时间,关于白豆腐的身份问题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 不过这一次,大家都是私底下讨论,可不敢在报纸上面随意叭叭了。 而童年这张唱片的销量,却在第一时间,就彻底爆炸了。 毕竟这段时间,她的名气暴涨太多了。 几乎全港的报纸、电台都在讨论她,四百多万港岛市民,就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白豆腐这三个字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