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皇帝日常-《上邪》


    第(2/3)页

    户部尚书兼领参知政事的副相虞君实脸皮绷紧,呈铁青色,文武百官中他是对姬烨期望最高的人,又是个严于律几律人,崇尚圣贤的脾性,此番对于姬烨身上的污点,他自是失望以及,之前期望有多高,现在他就有多愤怒。

    可他还得忍着不发脾气,山南道陕西大旱还要尽快商量出对策,紧急救灾。

    与之相比,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大燕实质上的首相柳成言的城府就比较深沉了,神情与往日一致,态度恭谨的向姬烨简报今日早朝要商讨的要事。他是姬烨一手提拔上来,用以平衡朝中势力的,在一定程度上他便是姬烨的舌头,许多姬烨不方便直接提出的政治主张都是他来挑破的。在揣摩君意上头,文武百官无能出其右者,故此他屁股下的首相之位做的很稳当。

    而礼部尚书兼领参知政事,贵妃之父,吕副相则耷拉着眼皮,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与其余相国比起来,吕副相的政治才能只能算是平庸,无功无过,勉强坐在副相的位置上,但好在他很有自知之明,驭下颇有手段,府内又置有幕僚,故此在处理政事上至今也没出过大错。

    兵部尚书,皇后的伯父,在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年,但凡是涉及军事上的事情他无有不知的,而兵部尚书这个位置是他从父亲手上接过来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兵部尚书这个位置竟成了尤氏的专属,只能尤氏的族人来做,旁人来做尤氏必然不满,长年累月下来,兵部俨然成了尤氏的,里面超过大半的官员都姓尤。

    六部之一几乎改性了尤,这是姬烨的一块心病,迟早是要治的。

    尤氏何尝不知呢,故此,除却兵部是他们的坚持之外,从不在别处安插自己人,和他人抢夺官职。

    虱子多了不怕咬,这次的事件,尤海可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只要黛黛平安,一切好说。

    “柳相开常平仓放粮赈灾的提议准了,另外减免陕西一年半的赋税,着令与之相邻,未受灾的州郡县接纳灾民,好生安顿,若做得好朕自有嘉奖,若因侵吞救灾所用的钱粮致使灾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进而引发暴,乱,朕必追究相关人等的责任,革职查办还是轻罚,重者朕必摘了他的头颅。”

    此事揭过,他又把目光投向户部尚书虞君实,见他面色不愉,心中有数,直接略过他问及礼部尚书有关审阅全国所有佛僧和道士的考试和度牒的事情,百姓愚昧者多,必不能使品德败坏的野僧野道有机会居于一隅,妖言惑众。

    然而,这却是屡禁不止的,每个县里的和尚道士必然多余官府登记在册的。

    礼部尚书禀报完后,姬烨又询问兵部尚书西戎扣边滋事背后是否有某种政治含义,尤海就此事对西戎的势力分布做了简要汇报,待早朝之后,他还会把早已整理好的详细公文送到姬烨的面前,面对面时再细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