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好人的弱点-《德意志之剑》


    第(2/3)页

    斯佩耶尔的伯爵领本来就不大,这片夹在莱茵河干流和内卡尔河中间,长满茂盛森林的丘陵地带像一朵倒扣的喇叭花。

    这里曾经是勃艮第人纵横驰骋的后花园,而后又成为帝国连接弗里斯兰和伦巴第的交通要道,后来奥托大帝将洛林赐予自己忠诚的女婿红发康拉德,他的一个儿子便获得这片领地的支配权,以此延续自己非长系的血脉,最终发展成独立的伯爵领。

    现任斯佩耶尔伯爵亨利,是卡林西亚公爵奥托的侄子,两者和法兰克尼亚公爵都流淌着撒利安家族的高贵血液,不过后者明显自视甚高,不太认同他们的嫡亲关系,况且后来奥托二世将红发康拉德一系,从经营得根深蒂固的洛林,转封到抵御马扎尔人入侵前沿的卡林西亚,虽然保留他们家族的传统领地斯佩耶尔,但实力雄厚的洛林系从此,更让以正统嫡系自居的法兰克尼亚公爵家族瞧不上眼,双方仅保持着亲戚间礼貌的来往,同仇敌忾的时候不多。

    要说起这位亨利,故事可就多了……

    莱昂纳多的商会同他有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再加上小亨利曾经被他的父亲,打发去罗马同自己的叔叔斯特拉斯堡主教威廉学习经文,所以他的文化层次和教养程度还是蛮高的。

    不同于其他目不识丁的睁眼瞎贵族,在意大利留下很好的人脉基础,所以背后有大贵族支持的商会,都喜欢在斯佩耶尔歇歇脚,后来慢慢演变为仅次于勃艮第的第二大集市,有目共睹的繁荣可不是吹的,相对于周边领国来说算是小康以上的发展水平。

    可能是《圣经》读得太多有些学傻了,这位承袭父亲继位伯爵的贵族谈吐得体虔诚文雅,喜欢钻研晦涩的经文,常常召集德高望重的修道院长和牧师,到自己的城堡讲经论道,并发誓修建一座奉献给上帝世间前所未有的教堂。

    坊间传闻有一次他和某位年事已高的牧师彻夜探讨教义,到后半夜老爷子顶不住疲惫的困意打起瞌睡,感觉对方无礼的侍从,立刻要上前叫醒这个不守规矩的老头,但虔诚的亨利制止了他,然后亲自为牧师拖鞋暖脚并盖上御寒的毛皮。

    次日牧师睡醒后深受感动,从此亨利叫响虔诚者的好名声,再加上他温和的统治政策和乐善好施的性格,民间又冠以好人,或者可以文艺点的翻译成贤者的尊称,这个聪明的家伙虔诚、年轻、多金、出身高贵又文质彬彬,属于那种谁提起都竖大拇指的正面人物。

    完成各自任务的骑士,渐渐赶回集结地点,动静搞得这么大,没有广播斯佩耶尔伯爵,也知道奈梅亨军队过来了,而且不由分说的直接将他视为敌人发起攻击,洗劫了领地内几乎所有村庄,吊死来不及逃出的贵族和骑士,驱赶着扶老携幼逃难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涌向伯爵城堡,乱哄哄的场面好像世界末日降临。

    碍于好人的名声,亨利只得硬着头皮打开城门接纳避难的农民,宽敞的城堡庭院里住满拖家带口的男女老幼。

    但随着难民的日益增多,庭院里拥挤的再无立锥之地,城门洞、走廊、马厩里也塞了人,使得这座在罗马人堡垒废墟上修筑的,号称永攻不破的城堡变成乌烟瘴气的难民营,恶性膨胀的气球,每名守卫者都忧心忡忡的盯着地平线的远方,祈祷得到消息的援军要比奈梅亨人提前到达。

    事实上,他们早已丧失希望,过度接纳难民和过早的封闭城堡,让斯佩耶尔的存粮捉襟见肘,虽然对自己坚固的城堡抱有绝对的信心,万一援军迟迟不至,饥饿将成为威胁他们最大的敌人。

    “您从一开始就准备饿死他们,是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