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纵横之道(上)-《民国枭雄》


    第(3/3)页

    当然,眼下的中国,不用去搞就已经够乱了,或者说是乱结束之初。这个时候,往往是出机会的时候,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再去出手,别说机会了,鸡毛都没一根。

    方剑雄就不认为光复会这些人能够甘心寂寞,历史上的李燮和,不就是去投了北洋么?可惜,在北洋那个圈子里,哪会有他这种政治弱智的生存空间?类似的人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李燮和如果是没能抓住机会的典型,那么孙逸仙大概就是制造机会的典型了。

    袁世凯死后,在南方高举护法大旗,使得北洋迟迟不能一统全国。加上一个不甘寂寞,在边上充当搅屎棍的梁启超,提出一个所谓的“联省自治”的口号,给各地军阀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际上梁启超的“联省自治”,无非是效张謇“苏人治苏”故智,捡起残羹剩饭都能有市场,那是因为梁启超提这个的时候,全国遍地军阀。

    方剑雄不待见张謇,大概就是因为这个“苏人治苏”的口号,实在是太***混蛋了,遗祸无穷啊!

    闲话不提,李燮和被方剑雄一眼看见并且第一时间招呼他,深感意外,大为感动。这一时期的光复会,处在一个四分五裂的阶段,有人去了进步党,有人去了同盟会,还有一帮人比如李燮和这样的,举棋不定。还有个别比较有性格的,比如章太炎,走的是我行我素,独行侠的路子。不能不说,陈其美这个家伙,在上海干的这些事情,实在是损人不利己。火拼光复会,便宜的袁世凯。

    李燮和从人群中上前来,欢迎的人群很自觉的让开路,握手之际,李燮和激动的有点说不上话,方剑雄主动道:“燮和兄,上海一别,哎……。事情我都清楚,有的事情我也说不上话。今天就算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的。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先跟着一道走。”

    “好好,我等扶国忙完。”李燮和其实也不是笨人,怎么说呢?人是有短板的。方剑雄也不例外,不过方大帅没有刚愎自用的毛病,听的进去劝,凡事以利益为杠杆权衡得失。

    方剑雄这一次来,没有去市区,直接去了江南制造局。到了地方,占了办公室,一点都不客气,把几个德国佬都挡在了门口,挨个的进来说话。即便是安德里亚斯是特使,也得排队等着。这么拉轰的军阀,国内也就这一位了。

    首先进来的自然是维克多这个当红德国商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