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让开大道-《民国枭雄》
第(2/3)页
当然日军也没讨着好去,三四百具尸体是看的到的,伤的就更不用说了。估计日军的伤亡在一千以上。沈同午正准备开会,研究明天怎么打的时候,潍坊的总指挥部来电,让掖县守军全部连夜往西撤,让开大道。
这个电报来的有点突然,沈同午多少有点意外,原计划是坚持四十八小时,现在才过去半天,到底是因为什么,前敌指挥部做出这个决定呢?既然有命令就执行吧,方大帅可是坐镇潍坊前指的,违抗命令肯定死的很难看。尽管心里还是很不服气,觉得还能跟日军打一打。
这个突然的命令,原因是战局发生了变化,日军第二十三混成旅团、第二十九旅团,抵达柳树台阵前,并进行了试探性进攻。
获悉该情报,方剑雄与蔡锷一番商议,认为不能在掖县顶的太凶,掖县距离海岸线还是太近了,一旦日军发现不对,很可能就往后撤。蔡锷主张,掖县两个师朝表面上西撤,实际目的是迂回敌后。平度的李乾玉接着阻击,随后边打边撤,往即墨方向而去,到达大沽河东岸再行坚守。这样一来,左路的日军足够深入,并且处在两条河之间进退不能自如,便于我军合围。右路的柳树台,便成为了这场战役的一个核心转折点。一旦丢失,日军两路人马回合,想围歼日军就太难了。所以柳树台必须守住,许崇智肩膀上的胆子更重了。
两人正在谋划商议之际,门口齐二柱报告:“国防军第四十三师师长何海鸣奉命来到。”
何海鸣的驻地的蚌埠,他先到一步很正常,也很及时。方剑雄和蔡锷相视一笑道:“援兵有了。”方剑雄让齐二柱把何海鸣领进来,没一会何海鸣便进门报告。咋看外表,何海鸣不太像一个军人,更像一个书生。历史上作为鸳鸯蝴蝶派的名家之一,这个时空是没精力搞创作了。徐州兵败之后,何海鸣去了芜湖,在陆大高级班进修了半年,随后国防军整编扩军,何海鸣得到了一个乙种师的位置。
何海鸣这个师驻扎蚌埠,成员主要来自原来的川军北伐军,全师上下一万两千人,配置上基本跟北洋的新军一个镇看齐。不过骑兵只有一个连,多出来的人员都是技术和火力。能够称为一个乙种师的师长,何海鸣还是很满意的。川军吃苦耐劳,服从性很好,训练再苦也没什么抱怨。部队的装备也跟的上,虽然不是甲种师的7mm步枪,而是日械,但是补充了不少轻机枪、迫击炮、步兵炮,炮兵也有一个日械75山炮团。比起甲种师,乙种师缺的东西不算太多,冲锋枪和120、81MM迫击炮没有列装而已。不是方大帅吝啬,实在是产量不够,要不是从德国人手里敲了一笔,乙种师都别想装备这么齐全。
“一雁兄来的正好!”方剑雄回礼之后,也不摆什么大帅威严的架子。这里有区别对待的意思,凡事原教导队出身的高级军官,方剑雄在他们的面前总是很严肃。反之,不是这个体系的军官,方剑雄总是很随和。
历史上的二次革命,何海鸣是南京城里唯一的闪光点,他带领的湘军艰苦奋战,虽败犹荣。在另外一个时空,何海鸣最后有当汉奸的嫌疑,这个时空,没那个机会了。何海鸣是不是汉奸,还是有争议的。历史上他没有担任实际的伪南京政府职务,只能说扯不清楚。
何海鸣有野心,也很想好好表现一下。再者他现在这个乙种师,装备上人员编制上,比起以前在民党强多了。部队驻扎在蚌埠,何海鸣就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往上挣扎一下的。果然,青岛事件之后,守着津浦路,看着火车整天呜呜来去,何海鸣心里跟猫挠似的。整天把手下操练的鸡飞狗跳,就盼着上面来领命。青岛一旦需要增兵,他守着津浦线要冲,肯定是最为便捷的一支部队。
“一雁兄,近来身体如何?”蔡锷上前说话,他是知道何海鸣身体不适很好,瘦瘦的看着就不像一个武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