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春天-《民国枭雄》
第(2/3)页
霞飞因此主动辞去了法军总司令的职务,在埃佩尔奈战役中表现优异的尼维尔,成为了霞飞的继任者。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国防军统帅方剑雄,因为远征军在法国的优秀表现,个人的威望再次攀升到一个高度。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远征军的辉煌战果,如同给清末以来低落到极致的民心再次打一阵猛烈的强心剂。四月十五日,中英海关谈判在法国的支持下,英国方面无奈的签署了新的协议,确定自五月一日起,逐步将各地的海关事务交换给中国,最迟在年底之前,全部移交完毕。消息一出来,举国再次沸腾。学生们自远征军胜利消息传回之后,再次掀起游行庆祝的浪潮。参加欧战以来,国内的种种不同声音,因为海关的收回,彻底消失。
学生们在游行时,高呼:中华民族万岁,国防军万岁,扶帅万岁!之类的口号。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为今后生出一些事端,埋下了伏笔。
民众为欧洲战场的远征军欢呼,为海关回归欢呼的时候,方剑雄悄悄的返回了芜湖。四月初,长江两岸已经是草长莺飞,作为长江流域新崛起的重镇,芜湖成为了16年民国工业发展的发动机。
从芜湖到马鞍山再到南京,这一路上到处都是工厂。经年初通车蚌芜铁路,方大帅的专列经轮渡过长江,这条由美国人承建的铁路,暂时不算完工。还缺一座芜湖长江大桥,因为是重点工程,这座桥目前还在论证设计之中。预计是1918年底开工,修成的大桥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当然,这是方剑雄要求的,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对桥的高度,有苛刻的要求。”
方剑雄要求的是一座百年的大桥,芜湖长江大桥是第一座长江上的大桥,是范本。一旦建成,未来在武汉、南京两地,还要修建长江大桥。就凭这些工程,方大帅底气十足,别看现在欧洲打仗钱好挣,颇有远见的美国人,还是得捏着鼻子有求必应。
轮渡靠岸的时候,芜湖码头上沸腾了。鞭炮放的山响,锣鼓敲疯了。作为芜湖人最大的骄傲,方剑雄的回归,根本不用芜湖市政府张罗,整个城市的百姓和民间贤达,自觉自愿的出来迎接。欢迎这个让家乡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年轻的国家实际上的元首。
章维藩、吴兴周等芜湖商业协会的头头脑脑们,领着一干芜湖的士绅,在码头上等候。
自1907年,方氏回国,拉开了芜湖工业发展的序幕至今,民间的企业可谓蓬勃发展。涉及到的领域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企业五百多家。最初占地两百亩,小的不能再小“芜湖工业区”,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沿着长江两岸铺开三十多公里,纵深影响到周边的南陵、无为几个县。而且这个成长速度还在高速的发展当中,吴兴周的发电厂,如今已经能做到发电两百万千瓦,就这样还不够用,还要在马鞍山再建一个一百万千瓦的发电厂,为马鞍山三期工程配套。如果说吴兴周是专一门,章维藩就是杂了。这些年涉足的行业十几个,从食品、纺织、皮革、建筑、木材加工等等,吴家的大大小小的厂子就五十几个。
方剑雄走下轮渡的时候,芜湖本地耄耋长者被推举出来,捧着大碗给方大帅吸尘。一番仪式下来,方剑雄脸上红彤彤的。在新任芜湖市长李辛白的陪同下,等车前往新城区的市政府。老城区一直保留原样,按照方大帅的建议,整个老城区现在都是商业区步行街,最大限度的保留这个城市的传统。
新城区还的规划,还在方统领时期,就开始请美国的专业人士规划设计,一直断断续续的建设至今。如今的芜湖,人口百万,成为长江下游工业重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