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民国枭雄》


    第(2/3)页

    鲍勃捏紧了拳头,低声对自己道:“老大,我做到了。您在小本子上记录,只要有足够的坦克,并集中使用,就一定能创造战争奇迹。”

    这一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结果,给整个欧战带来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如果不是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和德国的猪队友奥匈帝国贻误战机,没能及时切断俄军的退路,俄军很有可能全军覆没,并就此退出战争。即便如此,俄军在东线遭到重创,没有一年半载,很难再对德奥联军构成威胁。

    面对这一结果,整个世界都为之目瞪口呆,两百万俄军主动进攻,居然落到这么一个结果。无奈的英法只能一面给俄国打气,又是借钱又是支持军火,另一面则不断催促中国,尽快增兵欧洲。可惜这一次中国政府不太够意思,一直在以国内防务紧张,新兵需要训练为借口,一拖再拖,迟迟没有一个最后的准信。

    方剑雄同样也是目瞪口呆,因为俄军的愚蠢。上一次就被德国人这么玩过,居然又一次栽在同样的手段下。陆陆续续的情报汇集之后,方剑雄更加的无语。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据说俄军装备的直射炮,却没有穿甲弹。反过来看,俄军的幸运在于德国的坦克还是一款比较落后的玩意,紧紧相当于平行时空的历史上一战结束后几年的水平。集中了八百辆坦克的德军,居然没有一辆坦克能从头坚持到尾,一直处在不断的故障,不断的修复之中。因为缺乏零件,完成突击的鲍勃,最后身边只有三百辆不到的坦克。

    可以肯定,一战结束后的欧洲军备,将深受这一次战役的影响。不敢肯定英法会不会被影响,美国是一定会针对这场战役,进行有针对性的装备。

    对于方剑雄来说,民国没有别的出路,只有疯狂的发展工业。

    1916年底,民国内阁召开会议,总结上一年的工作,提出下一年的发展规划。在这个会议上,汤化龙向列席会议的国会议员,汇报了1916年的发展成果。标志性工业指标,钢铁产量突破百万吨,达到了一百二十万吨。全国新增注册大小企业一万零八百三十五家,总注册资金达到了十八亿八千万人民币。海关收回后的年度财政收入,突破十亿元大关,达到十亿一千六百五十五万元人民币。

    汤化龙提出了一个三年规划,其主要内容为:1919年底,民国钢铁产量达到五百万吨,机械制造业,机床达到五万台,石化产业,年炼油三百万吨。年财政收入突破二十亿元人民币。新的规划还提出,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退出刺激工商的利好政策。

    由于英法俄日美取消了庚子赔款,德国就更不要说了,其他国家也直接赖账。反正现在有赖账的本钱。一战以来的民国工商业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井喷式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各种刺激工商政策的出台,同时得益于一战带来的海量订单。

    民国工商业大发展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江、浙、沪、皖、鄂为第一集团,成为了民国工商业发展的龙头。第二集团为粤、川、津、闽南等地,其他省份的变化不大,经济提振幅度在百分之五左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