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中东路(2)-《民国枭雄》


    第(2/3)页

    一天之后,确定铁路安全,在一辆装甲列车开道之下,四趟列车炮缓缓出发,每趟车上只有一门算是庞然大物的巨型大炮。这种炮由方剑雄向江南军工集团提出设计要求,法国技术员根据要求专门设计并生产,历时一年才成产出样品。这种炮的技术要求很高,江南军工集团年一共不过生产了四门。这一次全部投入了赤塔战场。该型火炮射程达三十公里,是国防军目前为止威力最大的一款火炮。实际上方大帅最初是希望能山寨一下k5(e)型280mm利奥波德(leopold)列车炮,很可惜现在的根本实现不了,即便有法国人帮忙也不行。只好弄出一个榴弹炮来。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

    国防军一共四个**重炮团,其他三个团装备的是芜湖产的210口径榴弹炮,同样是法国人提供的成熟技术。装备了三个团,这一次也要用在了双城子要塞上头。

    相比满洲里和绥芬河方向的行军,恰克图方向的行军就不那么拉风了。

    由徐树铮指挥的两个步兵师,由于没有铁路。只能靠马匹和自行车帮助行军。好在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马。实际上最受欢迎的就是被称作“28寸”的飞鸽牌载重自行车,这一款由芜湖生产的自行车,14年定型生产,当年销售就是两万辆。良好的销售业绩,得到了银行的青睐,大量的贷款扶持下,18年上半年生产改型自行车五万辆,预计年底产量将达到12万辆。成为芜湖自三轮车自后又一个拳头产品。

    闲话不提,三日之后。

    先头连的自行车蹬的不紧不慢,作为开路先锋的特务连,人手一支冲锋枪,连长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商震。袁世凯倒台后,保定军校升级为第二陆军大学。原来的北京陆军大学,升格为陆军高级参谋学员。芜湖陆大的毕业生,被称作大房生的,保定生则被戏称姨娘生的。

    这个说法,体现在毕业分配上。芜湖生毕业下部队直接干连长,保定生正常是排长,成绩优异的可能是副连长。

    商震是保定第三期生,成绩优异,毕业后分到第五十三师干了副连长,半年后因为练兵成绩出色被李大熊看中,提拔为特务连长。

    远远的看见一发绿色信号弹,商震立刻刹车,大喝一声:“准备战斗!”

    特务连都是精兵强将,素质自然是全军最好的。命令一下,全体下车,便携式工兵铲开始飞舞,十分钟左右一个简易掩体就挖好了。进入战斗准备之后,前方出现几个玩命蹬车的士兵,在泥土路飞驰而至,他们的后面是滚滚烟尘,商震目测接近一百骑。

    根据情报,赤塔俄军一个师,加上一些地方武装大约三万人。作为西伯利亚铁路上的一个重镇,沙皇俄国在此修筑了一个坚固的要塞。其实这个要塞最初不是针对中国的,而是针对日本可能带来的威胁。这一点,跟双城子、海参崴一样。一战爆发,民国在青岛获胜之后,沙皇俄国对赤塔、双城子、海参崴的要塞进行了强化,增加了驻军。俄国革命之后,远东俄军一直在摇摆,虽然承认高尔察克,却没有去投靠的意思。反正远东这三个要塞,不缺吃喝,又有坚固防御,谁也不会轻易离开。

    俄军在赤塔的驻军司令为前沙皇贵族谢苗尼科夫少将,麾下一个俄军师,一个哥萨克骑兵团。还有一些乱七八糟从俄国逃出来的溃兵,加上新招募的士兵。赤塔这个地方是个重要的中转站,一战期间从美国运来的军需,全都得经过这里。谢苗尼科夫偷偷截留了一批军火,各国革命爆发之后,干脆来一趟列车截住一辆,给他弄到了一万多条步枪和三百多万发子弹,还有一百多挺重机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