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抵达德国的贵客-《民国枭雄》


    第(2/3)页

    这个评价一点都不夸张,没有史迪威,美军就无法及时的装备155榴弹炮和坦克等一批新型武器。别看美国工业发达,但是其军工水平并不高,规模也不算太大。由于史迪威在青岛战争期间敏锐的发现民**队在对日作战中大获全胜的关键因素,在装备和战术方面,让美军提前有了准备。

    当然,中美两军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在欧洲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没有中国远征军的拼死帮忙,美军在德军的疯狂反击面前,五十万美军可能就被全歼了。

    实际上在中国呆了很长时间的史迪威,一点都不喜欢方剑雄。愿意很简单,这家伙本质上就是一个独裁者。史迪威在报告中就是这么坦言,由于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渐提高,美国政府选择性的无视了这些论调。

    一番客气之后,史迪威拿出一封信道:“委员长阁下,这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先生的亲笔信,委托本人代为转交。”

    方剑雄心里很是奇怪,为啥让史迪威来转交什么亲笔信捏?奇怪归奇怪,接过信后方剑雄还是很认真的看了起来,美国佬不是啥好鸟,有这个认识就不怕他玩幺蛾子。

    一封信写的不算太长,总之先唱了一顿世界和平的论调,然后强调一下军备竞赛带来的巨大危害。接着表示,希望中美能携起手来,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最后,邀请方剑雄访美。

    这封信看着没啥大问题,基本都是空话。但是就一战之后而言,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成为了一战最大的赢家,但是在分赃的时候让大英帝国拉上法国等国家,把美帝欲称霸的脑袋按了回去,证明了一把大英帝国还是世界老大的存在。

    威尔逊总统是国联发起人,但也是美国没有能入国联的主要负责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威尔逊未能使美国加入国联是他任内所犯的最大错误,甚至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任期内的最大失败之一。

    在方剑雄这里,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不是什么好玩意。美国没能在一战后走上世界霸主的地位,主要原因不是美国不想,而是英国的实力尚存。一战暴露了美军太多的问题,再次验证了当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还是欧洲列强。

    中美之间的关系和定位,就是即合作又防备。从内心深处来说,方剑雄防备美国之心,要大于结盟美国之心。一战提升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还给了中国更多的筹码。不用在单方面的依赖美国的资金和技术,可以从欧洲得到想要的东西。

    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方面才加大了拉拢中国的力度,否则一个工业基础都不能算具备的民国,如何能值得美国下大力气拉拢?中国的优势是大国,是独裁。独裁可以让方剑雄牺牲其他的发展,集中精力发展军事。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世界格局内才有话语权。

    但是在未来的二十年,发展经济成为主流的时候,方剑雄并不介意跟美国走的更近一点。这个有点一拍即合的意思,方剑雄必须要抢在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完善民国的工业体系,并且具备一定的生产力。要知道,世界大战打的就是消耗。谁的补充能力更强大,谁就能在消耗战中获得胜利。就这一点而言,毫无投机取巧的可能性。

    “感谢威尔逊总统的邀请,本人将在合适的机会,访问美国。”方剑雄笑眯眯的作答时,突然脑子里翁了一下,怎么把那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