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军规划?还是十五年?-《民国枭雄》


    第(2/3)页

    苏军或许不受鄂木斯克百姓的欢迎,白俄军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

    嘟嘟嘟的敲门声打断了方剑雄的沉思。抬头看了一眼悄悄推门进来的爱丽丝。

    “那个俄国人越飞又来了,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二十五次求见了。”爱丽丝说起这个,多少有点同情那个苏联人,更佩服他的意志坚定。

    “让他回去吧,就说现在不是见他的时候。”方剑雄摇摇头,爱丽丝多少有点无奈的笑了笑,并没有着急走。而是上前来给方剑雄泡了一杯茶,然后道:“波音公司的代表到北京了,什么时候有空接见一下?”

    “嗯,是要见一见,你安排吧。明天或者后天都行。”方剑雄笑着拍了一下爱丽丝的翘臀,这妞很配合的扭了扭腰,抛来一个媚眼儿。方剑雄按捺就地正法的心思,拿起电话拨通了蒋方震的办公室:“百里,你和润农弄的那份国防军的十年规划我看了,很不错。找个时间,我们好好开个会商议一下,叫上松坡和润农。”

    蒋方震在电话里笑道:“别找时间了,就现在,松坡和润农正好也在,我们现在就过去。”说完也不等方剑雄答应在,直接挂了电话。方剑雄拿着话筒一脸的苦笑,这个蒋百里。

    这份国防军十年的规划,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方剑雄提起自己对欧洲战争的一些总结,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后得出的一些国防军建军思路。并且提出了,下一次战争必然是全民族投入的一场战争这一观点,由此衍生出国家政治为民族生存服务的理论。这些一鳞半爪的理论,来自依稀记得的总体战一书。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蒋方震听说之后,立刻记在了心里,拉上张孝淮一道,搞出了一个国防军十年建设规划。

    好在方剑雄没有变态的记住当年随手翻阅的总体战一书,不然就是直接抄袭了。即便如此,也给蒋方震和张孝淮这两个军事大才打开了一扇窗。尤其是受到欧洲战争和西伯利亚战役的影响,蒋方震敏锐的提出了空地一体这个新的战术思想。

    牛人就是牛人,在军事理论的总结和探索方面,蒋方震能甩方某人好几条街。负责军队建设的张孝淮也不是吃素的,这两人凑一块,加上一个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蔡锷,构成了国防军三大支柱。当然了,方某人毫无疑问是国防军的精神领袖,这个是无可替代的。

    蒋方震等三人来的很快,不到十分钟就推门而入。方剑雄这边正好在处理一份文件,见三人齐至,一脸的兴奋的样子,不由苦笑着放下手里的活。

    “我说你们三个,什么事情那么着急?这是十年规划,不是朝夕之事。”

    “扶国,我们三个这几天又商议了几次,一致认为你结合欧洲战争得出的结论有巨大的衍生价值。我们一致认为,下一次的世界大战规模会更大,时间可能会更长。”蒋方震没等坐下就发表观点,蔡锷点点头认同道:“百里说的很对,欧洲战争给我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欧洲列强巨大的工业能力直接导致了战争模式的变化。从数百家德国企业愿意到中国来合作这一点看,德国人在未来十年,一定会谋求重新武装。凡尔赛条约给德国人太多的屈辱,德国人从上到下都在谋求着一雪前耻,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不会太久。我们要早做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