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吃饭问题-《民国枭雄》
第(2/3)页
“扶帅,江西急电。”陈果夫低声汇报。方剑雄不动声色的抱歉一声道:“各位,有事先走一步。”一般情况下,陈果夫是不会在这种场合破坏气氛的。肯定是出了急事。
走到车边上的时候方剑雄才接过电报,看罢电报时手一抖,电报直接没拿住,飘摇着落在地上。紧跟在边上的夏享捡起电报,看的时候下意识读了出来:“杂交水稻亩产五百斤。”
出身在城市富商家庭的夏享,根本无法理解这个电报对于方剑雄的震动,不就是亩产五百斤么?至于这么吃惊么?可是看看方剑雄脸上的潮红和起伏的胸膛,一副心绪激动的样子,夏享立刻明白这里头不简单了。
“果夫,立刻准备专列,我要亲自去看看。”方剑雄交代一声,陈果夫转身就小跑起来。跟在方剑雄身边有几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方剑雄如此激动。
根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民国人口总量四亿五千万,这是正常历史时期三十年代才能达到的水平,现在提前十几年达到了。这就是国家大一统带来的结果,虽然整体生活水平比起美帝这种土豪还是很差,但是就目前这个国民生产总值七成是农业带来的国家而言,能养活这么多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的老百姓吃不上饭,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老百姓确实是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造反,可是翻开史书看看,就不难发现“饿殍千里”“伏尸百万”“易子而食”这种字眼,几乎在每一个朝代都会有记录。真到了这样的地步,这个朝代也就基本走到尽头了。
解决吃饭问题,可以说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都不过分。怎么解决?工业化生产不出粮食来,亩产低下一直是困扰吃饭问题最大的障碍。方剑雄还在联合自治区的时候,就已经在布局杂交稻的研发事宜,差不多就是一种惯性,联合自治区的农科院杂交稻研究所就放在了江西南昌。这个时代可没有袁隆平,但是不乏一些不怕吃苦的知识分子和经验丰富的老农。方剑雄凭着琐碎的记忆整理了一些资料,丢给了下面人去办。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摸索,加上一批从欧美留学归来的学者参与,中国第一所农业大学也在江西,一批学者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下,终于在这一刻绚烂结果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亩产五百斤啊,这是一千多人的研究队伍走遍了整个海南岛,历时一年多才找到的“野败”,数千人的研究团队在海南前后研究了整整十年才有的今天这个成果。
现阶段的水稻产量,高一点的不过三百多斤,也就是说杂交稻把平均亩产提高了一百多斤,还是在最高产量的基础上。全国那么多稻田,每亩地增加一百多斤的产量是个什么概念?想到这个,方剑雄很自然地的想到那个“一个历史的误会”,这个被全世界打脸的丑闻。
没法子不激动!走出了这令人振奋的第一步,将来自然更美好。
“有没有更详细的消息?”坐在车上的方剑雄缓了一口气,扭头一看陈果夫不在,自嘲的一笑。看来有人比自己更激动,这不电报才聊聊数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