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掀桌?-《民国枭雄》


    第(3/3)页

    谈判的事情有别人去干,交流的事情是将军们该干的活。尤其是德国海军的老大雷德尔,更是显得异常的积极。德国海军现在就是一片空白,几条小船在庞大的中国海军编队面前可以忽略不计。相比雷德尔把目光投向战列舰的时候,一个德国海军的重要人物,却把目光投向了潜艇。这个德国人叫邓尼茨!德国海军潜艇第一区舰队司令。

    这支强大的海军特混编队,自然少不了潜艇,而且还是两艘最新型的远洋潜艇。德国潜艇的本土技术这些年没有太大的进步甚至还退步了。倒是与中国合作的过程中的潜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个跟方某人对潜艇的热衷分不开。

    两艘最新式的蛟龙-5型舰艇,其前身自然是德国的u型潜艇,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

    1935年6月18曰,德国于英国签定了回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协议书,规定了德国的海下武装力量要限制在英国的45%以内。德国于1935年开始建造潜艇。2a型成为纳粹德国第一种具有战斗力的潜艇,2a型服役后主要训练优秀的船员和为以后建造潜艇提供可靠的数据。2a型并不先进,水上排水量只有254吨,而且是有问题型的潜艇,主要是动力装置和密封装置。

    很明显德国现役潜艇比起排水量1850吨的蛟龙-5型潜艇来说,真是小的可怜。尽管曰耳曼尼亚造船厂已经在制造新式潜艇,采用的技术人员也都是从中国回国的一批德国人,但是比起长期坚持潜艇研发的中国而言,德国的潜艇技术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个不是工业能力的问题,而是技术积累出现断层的缘故。

    邓尼茨在第一次看见蛟龙-5型潜艇的时候,就被这种能够携带20枚电动力鱼雷的潜艇深深的迷住了。当然,电动力鱼雷看上去有点非主流,这个不是主要问题。重要的是这种潜艇处处体现出来的先进型,德国潜艇部队毫无疑问需要这种东西。有一个问题,邓尼茨不是很明白,那就是鱼雷这么高科技的东西,中国人是怎么玩的转的?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领导重视,老板重视!(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