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日一定要友好”-《民国枭雄》


    第(2/3)页

    “扶帅怎么会想起这么一首诗来?李白这个家伙,明明说了眼前有景题不得。”现任武汉市长方浪,笑嘻嘻的问了一句。方剑雄悻悻的白他一眼,心道:另外一个时空,曾游黄鹤楼的事情能跟你说么?

    “看来你在武汉呆着很惬意啊!”方大总统阴森森的冒出一句话,方浪打了个哆嗦,赔笑道:“大总统,您可别打我的主意了,我才当了不到两年的市长,这平静的生活还没过够。”

    “就算你想回去干老本行,别人也未必就欢迎。你还是安心的在武汉呆着,替我看好这个大本营。国防军的装备,四成出自武汉,大意不得啊。”方剑雄正色道。

    “请大总统放心,呆了一年多,武汉的情况了然于心。一旦爆发大战,我干保证武汉的军工产能提升一倍。”方浪倒是信心十足的,比起刘庆恩有信心多了。

    “哦?你哪来的信心,说来听听。”方剑雄倒是好奇了,刘庆恩都不敢打这个包票。不是机械设备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您可别小看了现在的武汉,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武汉三镇可不是从前了。就拿造船厂来说吧,大大小小就是二十八家。每一家至少是一百多个工人,这些工人中至少有三成的人技术是能进汉阳厂的。周边的产业人数就更多了,其中可以挖的潜力更大。据不完全统计。武汉的工人不下一百万。我都不用三成,只要有一成的人能用的上,就能把汉阳厂的产能翻一翻。上半年我才让统计部门做的调查,整个武汉三镇,不算汉阳厂,其他的小企业,正在运转的机床数量达到了十万台……。”方浪真是成竹在胸。数据张嘴就来。

    方剑雄听的很认真,足足听他说了十分钟最右才道:“你也别等战时体制了,欧亚集团在武汉的仓库里存的机床大概有十万台。我给你五万台机床看着调用,只要能给我搞出五千个加工小企业来就行。”

    方浪直接就傻了,没想到方剑雄这么大手笔,欧亚集团一直从欧美收罗机床的事情。方浪倒是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数量这么大。仅仅一个武汉,就存了十万台,全国都算上,那得是多大的一个数字?方剑雄心里其实也没有一个准数,只有一个大概的数字。一战结束后,法国人从德国拆的机器就是四五万台,全都打包便宜卖给了欧亚集团。趁着一战结束,各国都在减产的机会。又搜罗了几万台机床。经济危机之后,方剑雄指使费舍尔在政权市场挣的钱。一小半都拿来收购机器了。美国人搞白银法案,方剑雄又跟着偷偷捞了一票,挣到的钱也都慢慢的变成最新的机器,陆续运回国内。

    欧亚集团到底买了多少机器回来,方剑雄心里大概的数字好像是二十多万台。一些比较新的机器,都存放在武汉的仓库里,机床这个东西需要存放一些年数,不是新的就好用。民间储存的机床数量有多少,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方剑雄拿出这么打的手笔,目的就一个,在战争爆发之前,尽量的把工业产能拉升起来。因为他很清楚,世界大战打的就是工业产能。不求像美国那样变态,自给自足总是要做到最好的。现在有个问题,方剑雄还是很犹豫,你就是一旦希特勒答应了先打苏联,该怎么应对?

    中国的军工产业,现在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北,其中武汉就是重中之重。眼看战争的脚步近了,方剑雄一定要把这些重点都走一边,心里有个数才放心。

    武汉之后,方剑雄飞机往重庆,长江水道疏浚之后,成都通往西安的铁路历时八年也修通了,天府之国通往外界的便捷,大大的提升了本地经济的发展速度。随着空中航线的开通,出入四川变得更为便捷。当然,总的来说,四川的经济发达地区,还是重庆。根源在于工业产业发展,得益于长江水道的便捷。

    重庆之行不过一周,方剑雄便匆匆的飞回北京,暂时结束了这一次视察的行程。飞机在南苑机场降落,刚下飞机,就看见顾维钧在机场等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