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亡国之君36-《快穿之我是你妈》
            
            
            
                
    第(1/3)页
    历史总在某些时刻惊人相似。
    譬如南流景还是想要推平冷宫,在冷宫这块区域大兴土木,建造一座新的宫殿。
    再譬如,这座宫殿的名字还是叫摘星宫。
    [摘星宫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姚容问出了心中一直存在的困惑。
    南流景将左手背在身后,右手竖起食指晃了晃:“我先卖个关子。等到宫成之日,母妃你就知道答案了。”
    他这么说了,姚容也不好再追问。
    趁着天还没完全黑,南流景叫来几个禁卫军,跟他一起去长信宫摘柿子。
    几人合力之下,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两棵树上的柿子就都摘完了。
    那些没熟的柿子都被抬去捂熟,已经熟了的柿子被南流景亲自分成了很多份送人。
    他没有厚此薄彼。
    除了梁光誉和齐明煦这些心腹外,朝中不少文武大臣也都收到了柿子。
    得知这柿子是产自南流景种的柿子树,而且这柿子还是南流景亲自摘下来挑选好的,不少大臣都有种荣幸之感。
    尤其是那些官职不高的臣子,更是满心欢喜。
    三皇子为什么不送其他官员柿子,偏偏送了他们呢?这说明他们平时的表现都被三皇子看在了眼里啊!
    而那些没有收到柿子的,比如礼亲王和礼部尚书等人,都在家里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听说了众人的反应,南流景不过一笑了之,就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情。
    姚容却有些感慨。
    当年南流景想要送出柿子,这份心意却被人弃之如敝履。
    如今,朝中人人都以能收到他送的柿子为荣。
    接下来三天时间里,南流景一直在忙着梳理朝中事务,忙着熟悉朝中大臣。
    永庆帝和六皇子这两个人早已被他抛到了脑后,直到听说永庆帝苏醒之后和六皇子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南流景才想起这两个人。
    “结果如何?”
    “六皇子将永庆帝打伤了。”
    南流景将两人关在一起,本就有让他们狗咬狗的意思,闻言只淡淡道:“别闹出人命就行。”又继续忙碌去了。
    与此同时,朝中大臣们也没有闲着。
    他们正忙着跑来跑去堵人。
    他们先是堵住梁光誉,想要从梁光誉那里探听消息。
    比如说梁光誉什么时候倒戈向南流景了,再比如说永庆帝如今情况如何。
    梁光誉滑得跟泥鳅似的,看似说了很多,实际上什么都没有透露。
    朝中大臣们又跑去堵姚盛安,哭喊着让姚盛安别开祠堂。
    姚盛安被他们吵得不行,干脆闭门谢客。
    眼看着明天就要再次召开大朝会了,礼亲王连夜将礼部尚书等人叫到他的府邸。
    众人一见面,先是抱头唉声叹气起来。
    但抱怨完了,事情也总得有个解决办法吧。
    礼亲王无疑是表现得最积极的一个人。看着众人都不说话,他轻咳两声,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主动开口道:“三皇子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只要我们不同意他问永庆帝的罪,他就要改名换姓,今天齐明煦还问我,觉得宁这个国号如何。”
    礼部尚书头疼:“你们说,三皇子为什么非要治永庆帝的罪呢,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翰林院掌院轻轻叹了口气:“我今日特意进了宫,将利害关系都陈述给了三皇子听,你们知道他回答我什么吗?”
    “什么?”
    “三皇子说,他要为天下人讨一个公道。季玉山和季贵妃已经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永庆帝承担不起皇帝的责任,总不能逃脱掉自己的罪责。”
    公道这个东西,在世间绝大多数人看来,都没有利益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总有一些人将它看得比性命还重。
    而这个人,恰好还拥有讨要公道的实力……
    在众人愣神之际,翰林院掌院走到窗边,仰头看着天上那轮皎皎孤月,感慨道:“在座诸位与我相识几十载,都知道我年少时家境贫寒,是靠着给县令公子当伴读才能够读书识字。”
    “那时,我曾在书上读过一句话,叫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但从求学到入朝为官再到进入内阁,我都从来没有信过这句话。”
    无数画面从翰林院掌院眼前划过,他突然就想起了自己因为学得比县令公子好,得了夫子一句夸奖,就被恼羞成怒的县令公子打断右手,险些再也不能提笔写字的陈年旧事。
    天子与庶民怎么会一样呢?
    别说天子了,就算是县令公子犯了错,难道还有人会因为一个小小伴读折了右手、险些毁掉前程的事情,去责罚县令公子吗?
    但现在,有这样一个人出现了。
    他清楚所有的利害,也知道审判永庆帝会给他带来什么不好影响,但他还是顶着满朝的压力,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站了出来,只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这句话。
    “这几十年里,你我身处于水深火热的党争之中,只能明哲保身。”
    “但你我是不是在这样的朝廷里待得太久了,以至于忘记了,讨要公道是没有错的。阻拦他人讨要公道,才是错的。”
    说完这番话后,翰林院掌院只觉心胸开阔,那股积压在心底多年的郁气一扫而空:“诸位,我已经决定支持三皇子,天色不早了,我就先告辞了。”
    目送着潇洒离去的翰林院掌院,礼亲王和礼部尚书等人面面相觑。
    “我也告辞了。”
    “同去同去。”
    眼看离开的人越来越多,礼部尚书也缓缓站了起来,向礼亲王行礼离去。
    礼亲王在后面“哎”了半天,都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
    看着满桌放冷的茶水,礼亲王气得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又将茶杯重重放到桌面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