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并不是李世民的圣旨,因此李恪只需站在一旁聆听即可,他已经料到既然是太子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一同拟定的结果,那必定不可能舒舒服服让他得到封赏。 不是李承乾整出点幺蛾子,那就是长孙无忌出了什么阴险的主意,李恪很有兴趣听听他们究竟会使出怎样的俩。 岗开始宣读本次朝廷的封赏,首当其冲的便是吴主李恪,在没有兵权的情况下能够联合多方力量,审时度势,力挽狂澜,最终能够以弱胜强,击退突厥骑兵。 李恪在这一战中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而朝廷也给予了很高的贺誉,同时所赏赐的金银财帛有满满两车,以示嘉奖不过等宣读完朝廷对李恪的封赏后,明眼人都知道这远远谈不上优厚,只能说是在情面上勉强过得去而已。 身为大唐皇子,在陇西抗击突,取得大胜,于情于理都应该在爵位、头衔上有进一步的恩典才对,哪怕是给予李恪一些军事上的实权。 但这些都没有在这次的封赏中有所体现,甚至绝口不提,这很明显是太子和长孙无忌搞的鬼,他行就是趁看李世民无心理政,才敢这样明自张胆打压李格。 紧接着便是临洮守军将领王文度,毕竟在名义上他才是跟突厥作战的主将,朝廷对他恩赏有加,不但赏赐了钱财同时还给他升了官,从待遇上来说口要比李恪这个皇子明显好多。 两相对比之下,对李恪的偏颇就更加让人感到恶心,如果此时典韦在这里,那肯定不会给主岗好果子吃。 李恪面色如常,依然静静站在一旁,王岗有些心虚地顿了顿,留心观察了一下李恪的神情反应后,这才继续宣读下去。 “吴主摩下幕僚狄仁杰,护卫李元芳、花木兰皆为忠勇之士,特敕封狄仁杰为大理寺主簿,李元芳、花木兰为大理寺司狱,望尔等速往长安任职,继续为朝廷效力!” “此外,吴王府家将子胥、恶来抗击突厥,沙场浴血,为保卫我朝疆域舍生忘死,今敕封二人为宣节校尉,调任新泉车中效命。” 当主岗宣读完所有封赏之后,满脸堆笑看对李恪说:“恭喜吴殿下,此次挫败突张气焰,保我朝成州疆土不受侵扰,皇上深感欣慰,日后必定不缺荣宠。” 还望日后吴主殿下能多多关照,下官不胜感激!” 李恪皮笑肉不笑地说:“王大人言重了,我不过是个远在边疆的闲散主爷罢了,而大人可是高居庙堂之上的高官,我哪里能关照得了你呢?” “闲话就先不多说了,我立刻命人准备酒宴替大人接风洗尘:难得到这里跑一趟,用过饭后大人可以四处游览一番,只不过这里的景色口远不如关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