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商事-《北雄》
第(2/3)页
取笑你几句都是轻的,一个不对付,杀人夺财的勾当你当他们干不出来?
现在倒是不虞于此,毕竟不管怎么说,杨氏兄弟都是他的亲戚了,他若丢脸,杨氏兄弟也没什么颜面。
看他们的样子,也确实是对吴王家财的来历比较感兴趣。
于是武士彟道:“俺没去过海上,说不太好,可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个地方没点好东西呢?
人们都说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咱们大唐南北之物就多有差异,商人们往来于道途,便是据此而为。
再比如西域的葡萄酿,金银物件,舍利子等等,到了中原都是千金难求之物,草原上的皮毛,东北的药材,珍珠等等也是如此。
海外烟波浩渺,商人们足迹罕至,先到者,必然好处占尽……几位不如想想,若是一匹丝绸到了野人聚居之所在,该是如何稀罕?
以此稀有之物换彼之珍藏,嘿嘿,以吴王当年之便利,何能不豪富于世?”
苏亶把玩着酒盏,觉着这人说话也颇狡猾,好像说了些什么,却又好像什么都没说,还真不愧是个商人。
户部明年的职责还是比较重,只是清查户籍,分发田土两件大事做下来,再分出一个司农寺,户部也就不会像前几年那么忙了。
不过明年又有一件大事摆在户部面前,那就是与各国通商。
西突厥来人要跟大唐通商,吐蕃使者也是如此请求,之外突厥王庭,新罗,扶南交往起来同样也有这个条件。
苏亶其实明白,这些外邦物产匮乏,所以非常注重商易之事,而中原在这方面可谓是占尽优势,多数也有先例可循,并不为难。
可海外……苏亶等户部官员就有些犯嘀咕,有点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陆上商人往来,在路上设下点关卡就成,海上怎么办?
建造码头,船坞等等都要先准备好了,然后才能跟那些海外小国打交道,商税怎么收,能不能和陆上交易一样?投入那么大,肯定不能一样吧?
然后就是各种管理问题,没有前例可循,那就只能和后来伟人说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那对于官员们来说,其实就有点福祸难料的意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