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六章 太乙混天象阵-《侠武大宋》
第(2/3)页
所以说,要布置如此巨大的战阵,寻找一块跑马地是必要条件,而这块跑马地就只有燕京城南适合。
燕京的西南部是山地,正西方向上有西山,西北部是八达岭,如此地形地貌显然不适合布置太乙混天象阵,而东面护城河以东,金兵大营到护城河岸之间的距离也太近了,仍然不足以从容布阵。
又不能去跟金军将领商量一下——你们先退后三十里,等我们布好了阵法你再回来,金国将领肯跟你商量这事儿才怪。
唯有正南方向上的那一片原野,才是此阵的必选之地。这片地方虽然也有金兵扎营围困,但是相比于东面北面两个方向来说,这边的金军人数是最少的。
因为金军不是很担心耶律延禧弃城南逃。南逃能逃到哪里去?大宋么?大宋才不会庇护欺负了他们一百年的辽国皇帝。金军之所以在城南也布置了一定数量的兵马,主要是防止耶律延禧向宋国求救。
辽国的皇帝以落难的姿态亲自跑到宋国不会受人待见,但若是以辽国国主的身份要求宋国联合,宋国没准还真就会屈服于辽国的百年积威。
耶律大石负责城南的防御,兀颜光要在城南布阵,不跟耶律大石通气是不行的,直接拿着圣旨开道,甚至是带着皇帝去布阵而无视耶律大石的存在么?那样必将导致两人的私交破裂不说,对与眼下的抗金作战更是没有半点好处。
当下君臣三人一辇两骑前往南院教军场点齐兵马。
南院教军场是辽国为了对宋用兵所准备的军备设施,只不过自从建成之后就只用过一次,也就是耶律洪基亲率二十万大军南征的那一次。
那一次南征,由于宋国在正南方向上的防守一向严密,故而从燕京发出的兵马先是向西而行,准备从防御较弱的雁门关突入宋境,而后则可兵锋直指汴梁,只不过那一次却被萧峰给拒回来了。
打那以后,设在燕京的这座教军场便没有正式启用过,直至这一次金国兵临城下,兀颜光迫不得已重新启用,在这里分别演练太乙混天象阵的每一个阵脚和阵眼。
说到底,太乙混天象阵从来都没有完整地“彩排”过一次,因为辽军根本没有条件寻找那样一个合适的场地进行彩排。
教军场内外旌旗招展,旗分五色,青黄赤白黑,只看得天祚帝目瞪口呆。
第(2/3)页